精准打击民生领域违法犯罪,深圳公安在行动
时间:2019-07-25  作者: 来源:深圳市公安局

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深圳市公安局党委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以“学在前面、想在深处、干在实际、走在前列”为目标方向,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热潮。

据了解,根据会议精神和前期调研,深圳市公安局党委细化梳理出138项工作任务,整合归类形成《中共深圳市公安局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的45项举措》,以问题为导向,从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等方面细化任务,其中提出了探索建立精准打击民生领域违法犯罪新机制,坚持科技引领和大数据支撑,重点推进专业侦查能力建设,完善部门协作联动机制,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切身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深圳建设。本期专版重点关注深圳警方在依法坚决打击涉电诈、“食药环”、交通肇事、破侵财小案等民生领域违法犯罪活动方面的相关做法。

1564035287475.jpg

上线一体化平台,民生小案合成精准打击

一部手机或者一辆电动车的失窃,与那些杀人放火的重案相比,这些民生类的侵财小案并不显眼,却直接关系着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3到6月份,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南凤派出所辖区先后发生2宗盗窃电动车案件,警方经侦查发现嫌疑人均为一男子。该男子将盗窃的电动车销赃后潜逃外地。派出所将相关案件情况输入民生小案合成作战平台后,发现该嫌疑人在深涉嫌盗窃电动车近20宗。警方很快成立了专案组,并于今年7月6日在广西桂林一住宅区将犯罪嫌疑人王某利抓获并带回深圳。之后,警方进一步扩线侦查,初步核实王某利涉盗窃电动车案达61宗之多。一起不起眼的个案,背后牵出的是一个疯狂作案的惯盗。此系列案件的侦破,得益于深圳警方刚上线不久的“民生小案合成作战平台”。

“今年6月1日,刑警支队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开发的‘民生小案合成作战平台’正式上线,在实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副科级警官祝冠群介绍,该平台融合了侦查、网警、数图等多警种资源,并对接全局执法闭环管理系统,“让数据多跑腿”,使得主侦单位可以在同一个平台和相关政策框架内,全流程、多维度提取案件、发起需求、获取反馈。

“近年来,传统盗抢骗侵财案件呈现地域性、职业性特征,80%以上的案件是约20%的多次违法犯罪的人员所为;且各种配侦手段的申请方式有其技术壁垒,难以互通,基层办案民警常需报批多种不同手续发往不同单位,效率较低,这也客观造成小案难破的现状。”祝冠群说。

从统计数据看,2018年深圳警方立案的各类多发性侵财案件总量占刑事案件总量的70%,未破案件大多是多发性侵财小案。

1564035327882.png

据介绍,2018年以来,深圳市公安局以“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为目标,结合深圳刑事发案实际情况,由刑侦部门牵头,探索构建一个包罗万象、渠道畅顺的一体化平台,秉持“集中资源、集约手续、集群研判”的工作思路,以期通过使用平台让基层办案民警在侦办侵财小案的过程中能够让“数据多跑腿、办案少跑腿”。

2018年下半年,民生小案合成作战平台基本成型,并于当年年底在罗湖分局推广试用,在试用取得预期效果后,平台开始在全市陆续推广使用。今年6月1日,平台正式统一上线运行。

“以前我们遇到民生小案,因为案值小数量多,而要求刑侦、网警等大数据侦查,需要审批不同的手续,很多是纸质的,所以流程比较慢,案件打击效果不理想。”南凤派出所办案民警对此深有感触,“通过这个平台,全流程电子化办理,系统内审批,系统内发出,系统内接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据统计,平台在试运行期间,全市各单位在平台内共提取案件13000余宗,发起需求近24000条,民生小案合成作战平台已经成为侦破侵财小案的有力抓手。

此外,为了提升全市民生小案的破案率,深圳公安刑侦部门还组织开展“破小案一体化作战练兵比武”活动,并以侵财类案件中常见的入室盗窃、抢劫案件作为考核项目;还相继组织开展“飓风断箭”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盗窃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车及零部件的违法犯罪活动。

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盗抢侵财案件同比下降29%,在全市总刑事案件数占比同比下降8%。其中,刑警支队侦办民生小案100宗,目前已经破获99宗,打击效果明显。

“接下来,深圳公安刑侦部门将在继续高位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民意引领警务,进一步健全完善一体化平台破小案合成作战新机制,全力加强对传统盗抢骗等侵财犯罪的整体打击、规模打击、精准打击,实现侦查手段全程在线,一体化自动流转,构建智慧新侦查工作格局。”深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方洪声介绍。

打财断流,深圳反电诈骗新战法攻势凌厉

 6月20日,深圳警方开展了“缅北一号”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资金端专项行动,对“大鹏3.31”电信网络诈骗案中涉案诈骗团伙及水房团伙的2030余张银行卡开展集中冻结,冻结资金74850000余元,单个账号最高冻结6320000余元,并逐渐探索出了一套打击电诈“水房”的技战法。

 “这个案件是我们根据反诈新机制中打财断流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资金、信息流转渠道,从围剿电诈黑灰产入手探索的新打法。”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七大队大队长王征途说。

深圳警方通过总结近三年来全市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成败得失,认真分析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问题,提出从提升犯罪成本入手,牢牢把握金融工具这个反电诈的“牛鼻子”,全力打财断流的新思路。

所谓打财断流,是指对犯罪嫌疑人及其关系人、洗钱水房的财产进行全面查询冻结,并将其列入涉电信网络诈骗管控‘污水池’,让诈骗犯罪分子无财可用,使其在经济领域寸步难行,最终实现‘不敢骗、不能骗’的目标。为保障被冻结、关停的银行账户和通讯工具持有人的合法权益,警方还专门设立“反电诈申诉窗口”,建立集成的救济渠道。

在新思路指导下,2019年5月以来,深圳市公安局快速组建市、区两级反电信网络诈骗攻坚队,牢牢把握打财断流关键点,创建3.0版反诈工作新体系,高举高打、快侦快破,全面遏制电诈高发态势。

今年5月27日,深圳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攻坚队正式挂牌,组建完成了信息研判大队、财富调查大队、境内外打击大队和法制保障大队。同时,为全面集约侦查资源,集中集约调证,让办案民警少出差多研判,今年5月份以来,深圳已经在福建、广西、云南三地建成了三个重点地区打击工作站,并在本地建成了一个集约调证工作站。工作站由刑警、网警等部门警力组成的工作组进驻,负责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查、落地和抓捕。前方工作组与后方研判人员保持无缝对接,后台研判和前方摸排同步推进,做好快侦快破、境外捣窝和集约调证工作。

攻坚队和工作站组建后,逐渐在工作中摸索出一套线索核查打击新战法,形成了“1+3+24”的快侦快破工作机制,即市局刑侦部门接到上级下发的案件线索1小时内流转至相关属地分局开展研判落地;相关分局接到线索后,3小时内上报当日推送线索的责任领导和责任民警,并立即组织警力开展工作,以每24小时作为报送工作进展的一个周期。

此外,在反诈骗宣传防范方面,深圳市公安局还组建了多支蓝马甲反诈骗专业队,加强对辖区各银行、金融网点的巡查,做好阵地控制,及时发现并阻止疑似受骗转账人员;组织蓝马甲定期深入开展反诈骗宣传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等“八进”活动,通过公安新媒体“实时预警”最新诈骗手法和防范要点,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防诈骗宣传,建立起具有深圳特色的反诈骗宣传常态机制和长效机制。

“今年下半年,深圳市公安局将紧紧围绕上级统一部署,以‘电诈打不胜打、防不胜防’这一根本问题为导向,不断健全反诈新体系,全面推动明晰职权、研判主导、打财断流、境内快破、境外捣窝、集约调证、技术反制、集成救济等反诈打击新机制建设,最大限度地把电诈犯罪高发态势控制住,在全国和全省排名保持第一梯队不下滑。”方洪声说告诉笔者。

确保“四个到位”,深度调查四类交通事故

2019年5月30日6时许,驾校学员徐某无证驾驶一辆小型轿车(教练车),在某路口右转弯时与周某英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周某英当场死亡。

“这是一起涉教练车亡人事故,由于涉事车辆属于经营性道路运输车辆,且肇事司机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学员),为追究涉事教练员及其所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我们特调队对该起事故开展深度调查。”深圳交警支队侦查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杨志明介绍。

2019年初,为有效提升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入查找交通事故暴露出的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推动相关部门、行业整改问题、落实主体责任,形成深度调查良性工作机制,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根据工作实际,建立深度调查工作三项机制,即成立深度调查工作委员、组建深度调查专家组、成立深度调查特调队,重点对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造成重大交通拥堵、造成其他社会影响恶劣等四类事故开展深度调查。

“深度调查工作委员负责全支队深度调查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委员会由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组成,实行主任负责制及成员单位评议制,坚持一案一考评、一月一评议,适时‘回头看’的工作模式。”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侦查大队大队长赵吉亮介绍。

据了解,深度调查特调队是由16名各辖区大队事故处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组成,主要职责是依法对涉事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行全面调查(含超载源头单位),科学评价企业责任人、管理人、所有人的行政、刑事责任。深度调查专家组是由30名在事故调查、检验鉴定、危化品管理、安监、法律等领域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参与或者指导开展深度调查。

“深度调查特调队开展案件办理工作,可以发挥优势警力作用,确保事故深度调查和责任追究的深度、广度、精度。”杨志明说。

对于驾校学员徐某无证驾驶肇事的案件,根据深度调查,肇事司机徐某承担此事故的全部责任,教练员韦某虎因没有安全教学,随车执教,造成其学员徐某驾驶机动车发生致人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目前,徐某、韦某虎已被依法逮捕。涉事的深圳市新某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及教练车车属单位广东省惠州市鑫某达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因存在经营管理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缺位、将教练车出售给非本公司人员从事非本市驾驶员培训经营等行为均被相应部门予以处罚。

“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任重道远,事故深度调查工作我们一直在探索。”杨志明说道,“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根据上级统一部署,严格按照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工作的范围、程序、调查项目等要求,秉承深度调查、隐患排查、责任追究、问题整改等‘四个到位’的工作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深入推进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工作,争取在事故处理、源头预防、教育警示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以此保障市民安全、顺畅出行。”

联动协作,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7月10日上午,一场主题为“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暨食药品犯罪打击成果展,在深圳市宝安区壹方购物中心拉开序幕,全景展示了近期深圳警方联合相关部门打击食药品违法犯罪取得的战果。

在活动现场,深圳市公安局治安巡警支队食品药品及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副科长蒋瑞不厌其烦地为参观的市民群众介绍。站在展板前的他,征衣未洗,风尘仆仆,刚刚从东北办案归来,他远赴东北参与侦破的是深圳首宗溯源至产地的非法添加瘦肉精的食品安全案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药品以及环境安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打击相关领域的违法犯罪更是我们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蒋瑞告诉记者。

近年来,深圳警方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健康中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厉打击食品药品与环境领域的各类违法犯罪,强化了专案侦办,将“打源头、挖团伙、端窝点、铲链条”作为主攻方向,综合利用各种侦查手段,全面查清各个分支环节,理清犯罪团伙组织结构、利益关系、勾结方式等脉络,做到“破一案带一串,抓一个挖一窝”,坚决守好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和生态环境防线。

针对食药环犯罪“图财谋利”的特点,深圳警方还注重开展犯罪财富调查,以刑事打击收缴犯罪分子实施非法生产经营的资源,剥夺其重操旧业、死灰复燃的机会。

“食药环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同时相关领域的知识又比较专业,仅仅靠公安一家打击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专责民警,蒋瑞对此深有体会。为此,深圳警方主动作为,在加强与各警种部门内部协作,提高整体打击效能的基础上,积极与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相关政府部门的联动,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建立“联动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工作新模式,不断提高打击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此外还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充分发挥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大数据”优势,借助品牌权利人、知识产权代理的行业打假力量,建立起常态化的警企协作,提高对食药环违法犯罪的发现和打击效能。

据统计,2018年,深圳市公安局共办理涉食药案件530余宗,刑事拘留1210余人,打击战果列广东省第一。2019年以来,深圳市公安局结合“飓风2019”、“粤鹰”等食药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加大打击深度广度,多措并举加强整治,办理涉食药案件380余宗,刑事拘留500人;破获了“12.30假冒口香糖案”、“吴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等系列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接下来,我们将组织全局食药环打击犯罪工作培训班,编印食药环领域宣传书册,全面提高全局打击专业队伍力量;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市场监管、环保行政执法等部门的沟通合作,互通情况、提前介入,提高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两法衔接的效能。”谈到下一步工作重点时,深圳市公安局治安巡警支队支队长王海川告诉记者,全局治安部门将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的原则,通过组织日常巡查、打假组织合作等方式扩大线索来源,始终把打击矛头对准行业“潜规则”特征的食药环领域犯罪,开展破案攻坚,加强合成作战,力争破获一批有影响的大要案件,坚决守住市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要闻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