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聚力,“零距离”助企
时间:2025-10-29  作者: 来源: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郑法官,异地法院查封本地企业资产需要经本地法院审核吗?”

“如果企业的资产被异地司法机关查封了,我们可以找本地法院申请司法救济吗?”

“被执行记录对企业商誉影响较大,怎样通过合法途径降低影响呢?”

深秋的深圳,天气渐渐转凉。而深圳市南山区委大楼报告厅内却热闹非凡,一场关于异地执法问题的讨论正在热烈进行。

这是南山区“委员零距离”之法治护航专题讲座活动现场。为高效回应辖区企业司法需求、面对面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按照南山区“法治护航·益企助微‘六个一’行动”安排,近日,在南山区政协统筹协调下,南山区人民法院与南山区公安分局等单位联合举办“委员零距离”之法治护航专题讲座,邀请辖区10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

微信图片_2025-10-29_174733_689.jpg

举办此次活动的契机来自近期区政协面向辖区百余家企业开展的司法助企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企业代表在面对异地执法情况时,最关注的法律问题集中在案件管辖权难以核实、对涉案信息不了解、缺乏对接联络渠道等方面,半数以上企业就异地执法的法律边界等内容提出多项普法需求。

企业有所需,司法有所应。活动中,南山法院郑晓丽法官以《谈谈异地委托执行的司法规范》为题开展宣讲,就异地委托执行的法律依据、委托条件和范围、受托法院的确定以及受托事项的办理时限和审查内容等,结合执行工作中的真实案例,为企业代表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内容详实的法治讲座。

在互动答疑环节,企业代表踊跃提问,就跨区域执行应对策略、人事用工风险、合同管理风险等实务问题进行现场咨询。郑晓丽法官逐一答疑解惑,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法律建议。活动现场还发放了南山法院《与法同行》《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引》等普法读本,企业代表们争相取阅。

“这堂量身定制的‘法治课’有深度、很及时,让我全面、清晰地认识了异地委托执行的内涵和流程,郑法官不仅为我们解答了很多疑惑,消除了我对异地执行的许多误解,更传递了法院始终坚守善意文明执行、用心用情助企的司法理念,作为一家新兴科技企业负责人,我感到在南山创业很安心!”某民营企业负责人表示。

微信图片_2025-10-29_174729_970.jpg

法官为部分企业代表答疑解惑

“近年来,南山法院持续推动司法助企工作走深走实,变‘单点发力’为‘部门联动’,联合区科创局、工商联、企服中心等单位共建司法助企工作室,通过部门协同、资源整合,实现企业诉求办理只进‘一扇门’,司法助企直达企业‘家门口’。工作室成立以来,已通过‘专岗+专线+二维码’全方位收集、办理企业诉求1100余件,联动区政协、司法局、工商联、住建局等部门举办司法助企活动55场,惠及企业600余家。”南山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要闻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