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指数连续两年排名第一
深圳前海合作区举行成立9周年成果发布会
2019年8月26日是广东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9周年、前海合作区成立9周年的日子,前海合作区举行成果发布会。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副主任刘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崔琳等相关领导出席发布会。深圳市政府党组成员、前海管理局局长杜鹏主持发布会。
会上,田夫发布了前海合作区成立9周年重要成果。田夫表示,前海成立9年来的最大成果,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导下,初步形成了“前海模式”,即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条件下,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实现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开发开放模式。
在党中央、省委、市委大力支持下,前海构建了与“特区中的特区”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体系。建立先行先试的政策体系,国务院先后批复前海总体发展规划和支持前海开发开放22条政策,国家各部委及省、市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建立高层级、高规格的推动机制,包括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前海咨询委员会;建立法定机构区域治理体系,以打造市场化政府运作模式为目标,实现了体制内强大动员能力和市场高效活力的有机结合;建立充分授权、高效灵活、高度示范的服务管理体系,前海e站通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一门式、一网式、一颗印章对外的政务服务,推出“放管服”改革十大项目;建立开放、灵活的市场化用人制度,激发干部员工干事创业激情。
前海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风险防控为底线、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统筹推进投资便利化等八大板块制度创新。截至目前,前海累计推出469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首创或领先166项,全国复制推广50项,全省复制推广69项,全市复制推广122项,在山西省等地复制推广160多项。中山大学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指数在全国自贸片区中连续两年排名第一。
牢牢把握“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总定位,组织实施利港惠港的“万千百十”工程和深港合作专项行动计划,累计推出100余条深港合作政策。面向港企出让土地18宗、面积37.26公顷,占到经营性土地出让的45.9%。建立深港创新城、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深港基金小镇等重大平台,汇丰、恒生、港交所、东亚等一大批知名港企在前海集聚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前海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555家,注册资本12343.56亿元,实现增加值占前海22.9%。前海已成为粤港澳合作最紧密最成功的区域之一。
始终坚持把高品质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引领区。前海从2013年允许企业注册到2018年底,注册企业增加值从49.9亿元增长到2000亿元、增长40多倍,税收收入增长70多倍。今年上半年,注册企业增加值1133.5亿元、增长23.3%;实现税收收入245.54亿元、增长13.9%。
实施《前海城市新中心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一湾、两山、五区、四岛”的空间格局,打造集“山、海、林、城、岛、港、湾”于一体的世界一流湾区城市风貌。启动国家博物馆深圳馆、“三馆一中心”、城市新中心地标等一批重大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规划“9+2+1”陆海空立体交通构架。前海累计实现187栋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其中建成并交付使用147栋、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临海大道、滨海大道等27条主次干道主体完工,“四纵十横”的道路骨干网基本成型。
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深港合作区、保税港区“三区叠加”的独特优势,以深港合作区为载体实现对香港充分开放,以自贸试验区和保税港区为载体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创新,初步形成了多个平台和多个渠道相互借助、相得益彰的全面开放格局。今年上半年,前海实际利用外资25.33亿美元,占全深圳市58.5%、全省20.7%、全国3.7%。共有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41个国家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投资设立415家企业,合同利用金额15.82亿美元;前海企业累计向“一带一路”中16个国家设立企业(机构)4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2.32亿美元。
前海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实现“三个重大转变”:设立前海党工委、纪工委,前海由成立之初的1个党支部,发展到现在的6个党委、72个基层党组织,785名党员,党的领导实现由“管自身”向“管全域”重大转变;以不断深化“拓展融合型”党建模式为中心,构建实施“1+6+9”前海党建工程体系,推动前海党的建设实现由“基层实践探索”向“党建工程体系”重大转变;创新发布前海“组织力指数”,按照“五化”建设标准,打造“六有”党支部,推动前海基层党建实践创新实现由“抓工作”到“抓规范”重大转变。推出8项党建制度创新成果并在前海合作区推广,集中发布12项基层党建创新案例。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