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关查获走私濒危鹦鹉蛋244枚 走私濒危鹦鹉10只以上或可判无期
时间:2019-08-15  作者:蔡岩红 来源:法制网

深圳海关8月14日通报,该关所属西九龙站海关联合缉私部门成功破获一宗走私珍贵动物鹦鹉蛋案,查获金刚鹦鹉蛋、亚马逊鹦鹉蛋244枚,案值达115万元。

据介绍,今年3月19日上午,一名女性旅客从西九龙站口岸入境,经过X光机检查,现场关员在其携带的行李包内发现用纸张和衣服包裹的禽蛋122枚,蛋壳上有不同颜色、不同符号的标识,包里还有一套特制的保温设备。在查验过程中,陆续有雏鸟孵化,雏鸟形状明显不像一般家禽。海关关员对当事人刘某查问,发现其行踪在6天里跨越亚洲、欧洲,远至北美洲的尼加拉瓜。海关初步认为其有走私濒危珍稀鸟类卵蛋的嫌疑。

海关缉私部门接报后迅速对刘某相关情况进行核查,现场提取分析的资料发现,刘某还有一名同行人员苏某,已于19日上午在西九龙站搭乘动车前往福建厦门,且苏某极有可能也携带着鹦鹉蛋。

缉私人员紧急联系铁路公安部门协助,当天下午18时,福建厦门铁路公安处漳州车站公安派出所民警将苏某抓获,并查获其随身携带的鹦鹉蛋122枚。

经办案人员多次到福建厦门等地调查取证,查实犯罪嫌疑人苏某、刘某均受境外走私团伙雇佣,从尼加拉瓜共和国走私鹦鹉蛋入境,该团伙承诺每趟行程给予每人6600元人民币的报酬。这些跨境走私濒危动物团伙分工明确,有专人在尼加拉瓜雇佣当地人前往森林盗取鹦鹉蛋,交由运输人员将鹦鹉蛋走私入境后,有专门的孵化设备进行孵化和繁育,再由专门销售人员通过论坛、QQ群、微信、抖音短视频等网络营销方式宣传并售卖。

华南动物物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的鉴定报告显示,244枚鹦鹉蛋绝大多数为黄冠亚马逊鹦鹉蛋,部分为绯红金刚鹦鹉蛋、红额亚马逊鹦鹉蛋及斑点亚马逊鹦鹉蛋等。上述物种均被列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附录Ⅱ,属于法律上界定的珍贵动物。

案件查获时刚好是鹦鹉孵化的季节,有些鹦鹉蛋在走私过程中就已破壳而出。办案人员在取证的同时,也第一时间联系了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当天就把所有鹦鹉蛋移交给了救护中心。其中,孵化出来的32只鹦鹉正在深圳市野生动物园进行养殖,目前生长状况良好。

专家介绍,因为气候条件的限制,境外珍贵鹦鹉在我国从孵化到养成成鸟非常不易,特别是雏鸟,稍有不慎有可能就会造成鹦鹉的死亡。而饲养该类鹦鹉除场所、设施、技术方面的要求外,还需要林业部门的人工繁育许可证,“无证即非法”,私人从网络购买、饲养珍贵鹦鹉均属于违法行为。

记者了解到,在我国,除桃脸牡丹鹦鹉、虎皮鹦鹉、鸡尾鹦鹉可以自由买卖和饲养,其他所有鹦鹉都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CITES公约保护物种。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之规定,走私鹦鹉10只以上,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目前,该案已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要闻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