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1日上午,“区域与国别法视域下的非洲法律研究”研讨活动在深圳市法学会成功举办。本次研讨活动由深圳市法学会涉外法治研究会与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区域与国别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邀请到乌干达高等法院Justice Karoli Lwanga Ssemogerere(卡洛利·塞莫格雷雷大法官),以其专业视角深入解析非洲法律体系的混合性特征(普通法、大陆法交织宗教法和非洲习惯法)、司法架构及在东非共同体(EAC)框架下的区域协调实践,并结合中国企业对非贸易往来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享。

深圳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陈振波,秘书长顾伟伦,深圳市司法局涉外法治工作处副处长张颖,深圳数据交易所数据合规部上市审核负责人胡敏喆,乌干达天唐集团中国总部总经理程文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法务部高级律师陈晨,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韦征,深圳市法学会涉外法治研究会会长、北大国际法学院区域国别法研究中心主任黄卉教授,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绚兮,研究助理苏前仰参加研讨。
研讨开始前,深圳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陈振波带领与会者参观了中国法治论坛深圳基地(深圳市法学会“会员之家”),直观感受中国法治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塞莫格雷雷大法官盛赞以调解方式化解纠纷的机制,认为其在解决争议、避免关系破裂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参观图书墙时塞莫格雷雷大法官表示,其正在与黄卉教授一起策划编纂东非六国法律制度书籍,希望将来有机会再访时赠予“会员之家”。 塞莫格雷雷大法官一行还观看了中国法治论坛、港澳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民断是非”活动宣传片。 研讨活动在市法学会8楼圆桌会议室举行,由市法学会涉外法治研究会会长,北大国际法学院区域国别法研究中心主任黄卉教授主持。 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陈振波向大法官一行致欢迎辞,期望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拉近深圳与乌干达两地法律理论与实务界的紧密联系,利用各自优势推动深圳与乌干达进一步开展投资贸易合作,为中国品牌及企业出海非洲、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为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共同努力。 塞莫格雷雷大法官对深圳市法学会的热烈欢迎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与乌干达友好往来、互动密切,双方在经贸、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特别是华为、中兴、传音等一批深圳本土企业远赴非洲乌干达等国投资兴业,获得当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随后,塞莫格雷雷大法官结合其在乌干达立法、司法等领域丰富的实务经验,分享非洲法律体系的独特特点,并针对中国企业在乌干达投资经营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难题,提供专业分析与建议。 企业代表乌干达天唐集团中国总部总经理程文术分享了天唐集团成为乌干达最大华商企业和搭建中乌商贸文化桥梁的丰富经验,并强调非洲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出海中“蓝海中的蓝海”,乌干达又因其政局稳定且政策具有连续性、国际营商环境开放,已成为中国企业在非洲,特别是东非投资的首选国家之一。 在研讨环节,比亚迪海外法务部代表陈晨提出乌干达“平行进口车”情形和该场景下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应对举措等相关问题;针对这些实务问题,与会各方展开充分探讨,塞莫格雷雷大法官逐一回应,并为中国企业在非洲合规发展提供思路。 研讨活动后,市法学会涉外法治研究会会长黄卉教授向塞莫格雷雷大法官颁发了涉外法治研究会的学术顾问聘书,塞莫格雷雷大法官表示感谢并允诺将持续推动深圳与乌干达在法律领域的合作,并期待深圳法律同仁未来访问乌干达,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交流成果。 本次研讨活动聚焦非洲法律秩序,围绕非洲商事法律环境、投资保护、争端解决机制等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为深圳涉外法治工作提供了前沿法理和实务参考,为深圳企业进一步拓展非洲市场、积累贸易投资风险防范的关键知识与信息提供了有益支持。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