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花:四千米高原上盛开的雪莲花
时间:2019-01-20  作者: 来源:深圳市司法局

前言:

“只要不死,就要撑下去。回到深圳,又是一条好汉。”1月8日,在深圳办公室,她定定地看着我们,缓慢而坚定的吐出这句话,眼睛里闪烁着阳光的金色光泽,说完又开心地笑了,像刚做完一件大事儿的小孩。

在深圳,她是一名普通的律师。在西藏日喀则市,她的身份是“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在江孜县,一共有6名法援律师,服务19个区县,18万平方公里,在崎岖的山路上驱车1000多公里去开一个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7个月里,她接了近40个案件,遭遇过全身浮肿和肺部感染……母亲心疼女儿,让她应承“不要再去了”。可春节过后,她将再次启程。谈及理由,她说:因为那里最需要!

她是李荣花,一朵迎霜纳雪,在四千米高原上凛凛盛开的雪莲花。

image.png

2009年,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共同发起“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通过每年组织一批律师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到中西部无律师县和律师资源短缺的贫困县服务一年,为当地的经济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响应司法部的号召,从2009年起,深圳共有18名律师,36人次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他们的足迹遍及山西、广西、云南、海南、甘肃、新疆、宁夏、西藏等29个中西部偏远贫困地区。2018年7月,李荣花踏上天路,成为了一名驻守在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的法律援助律师。

西藏日喀则,天路上的法律援助之旅

李荣花七岁之前生长在四川省资中县,骨子里翻腾着红油火锅不甘平庸的劲。七岁远赴青海,与“支援大西北”的父母团聚。上小学时,曾跟随父亲游历北京、山西、陕西等地。至此,她爱上了旅游。目前,李荣花几乎已经踏遍了全国。

深圳工作期间,她曾两次自驾游西藏。西藏独特的风景、风俗文化和生活节奏,让她的心灵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轻松,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西藏。同时,西藏法律资源极度匮乏,让这位柔弱却充满正义感的律师总想做点什么。“1+1”法律援助志愿行动给了李荣花重新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对于受援地,有更多明显好于江孜县的选择。李荣花义无反顾。她内心的倔强告诉自己:要去,就要去最需要的地方!

2018年7月10日,李荣花和另一位深圳律师赵志良抵达西藏日喀则市。

此时的江孜县,当地没有一名律师,整个日喀则市除了2018年派驻的6名法援律师外,只有4名留在当地创办社会所的往届法援律师,法援律师要服务19个区县,18万平方公里领域,17万人口。

image.png

日照雪山,天堂的苦累与欢笑

不是在办案,就是在办案的路上,是当地法援律师的常态。

按照李荣花的理想设计,应是一边在当地工作,一边欣赏当地风土人情,充实内心,涤荡心灵。但因当地法律资源的极度匮乏,法律援助之旅,并没有李荣花设想的那样美好惬意。7个月,李荣花先后处理了近40件案件。很多次开庭,李荣花都需要来回奔波1400多公里。恶劣的生活条件和时常突袭的高原反应,让西藏法律援助之旅更添了几分悲壮色彩。


2018年7月底,在一个离婚纠纷案件的法庭上,李荣花的半边身子突然浮肿,情况危急,但她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而是咬紧牙关坚持开庭,直到案件完美解决,才飞回深圳治疗。2018年10月26日,李荣花去亚东出差。因为对酒店地热的不熟悉,感冒了。当时李荣花手里还有三个案件需要回到江孜尽快立案,一个案件需要马上开庭。不顾亚东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挽留和劝阻,李荣花坚持踏上了归途。来回数百公里的山路,走了6个多小时,因为奔波,感冒加重导致右肺感染,情况危急。尽管如此,10月31日,李荣花拖着病体出庭。她在内心告诉自己:“只要不死,就要撑下去。回到深圳,又是一条好汉。”最终忍着病痛,坚持开庭。直到11月2日回到深圳,才开始休养。

image.png

苦累背后,美好绽放。

“很苦,但更满足。在这里,我收获了一个律师的尊荣。”尽管西藏之旅充满磨难与艰辛,李荣花却说,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当地的政府、法院、检察院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给予了她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让她受益良多。“有个当事人,每逢节日都会送上节日问候。我发的朋友圈,每次都会点赞,成了我的一名忠实粉丝。”谈及此,李荣花满脸溢出的都是开心。

李荣花曾处理过一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的案件,当看到农民工拿到被拖欠的工资时脸上的笑容时。她说:“这种获得感比在深圳赚钱更让人幸福和满足。”

image.png

探寻奋斗的目标,反哺社会

恶劣的自然气候和艰苦的生活条件,没能把李荣花打倒,但西藏的一些困难群体的贫困却让她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心灵冲击。受援人的经济困窘,成了笼罩在雪山上的乌云,也成了李荣花心里驱散不走的阴霾。

在办理萨迦县的一个法律援助案件时,受援人家庭深深触动了李荣花的心。

这户人家是水库移民,家里有年迈的爸爸妈妈和两个孩子,还抱养了一个孤儿,一大家子人住在两间房子里,长子住在一个一面没有墙的棚子里,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

但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这位长子因为交通事故,导致半个头盖骨的缺失,几乎丧失了劳动力,这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窘困的家庭,之后全家的生计都将系在次子一人身上。结果,该伤评到了7级伤残,赔偿费却只能有8万元。“他们今后的日子该怎么办?怎么办?”李荣花不停地在问自己。

带着这样的自问,李荣花不断地思索。在她看来,除了自己投身其间,通过法律专业知识来帮助当地人,更应该建立和打通更多渠道,让更多人伸出援助之手。

在多方咨询和查证后,她确定了二个目标。一是助学,当地很多家庭,因贫穷导致孩子辍学,如此循环,只会陷在贫困的轮回中。她想通过给辍学家庭每月300元的生活费,让孩子上学不仅不花钱,还能挣钱,从而降低辍学率。资助人和被资助人一对一签约,两者保持书信往来,让捐助公开透明。二是助残。李荣花的当事人中有聋哑人,有五指残缺的特困人员,还有头盖骨缺失人员,往往一个残疾人将直接导致整个家庭陷入困境。

如今,李荣花已和校友会校友、深圳律师协会公益委员会等商议,寻求帮助,希望能建立起正常运转的援助机制和渠道,让更多当地人接受帮助。

在她看来,有这样的想法和冲动,一方面是因为当地部分困难群众贫穷现状对内心的强烈冲击,这是一个有良知律师的正常冲动,另一方面,她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明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意义,从而努力奋斗,成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无论做什么,总有非议,这无关对错。

李荣花的西藏法律援助之行,也不例外。

有人说,她是为荣誉做秀。李荣花对此一笑置之。她很坦然: “我就是为了荣誉。这个荣誉不功利,我愿意为律师的荣誉而战。”

也有人说,作为一个母亲,她逃避家庭责任。为外人所不知的是,正是因为家人的支持,才让她心无旁骛,勇敢追梦。

“我的母亲是一名深圳义工,多次获得‘优秀义工’的光荣称号,她理解法律援助的意义,她非常支持我。”李荣花说,儿子在经过沟通后,也非常理解自己的妈妈,支持她的梦想。

2018年8月,李荣花的母亲带着她的儿子和女儿去了西藏,他们在西藏陪伴了李荣花20天。这20天里,儿子流了6次鼻血,女儿一直后脑勺痛。但他们从不吭声,只是静静地陪着李荣花。“当时我并不知道,如果我知道,我是不会让他们留在那里的。”说到此处,李荣花当即落泪。

临走时,母亲跟她说,希望她第二年不要再去了,因为条件确实太艰苦了,老人家不忍心自己的女儿受这样的苦。可李荣花还是耐心地劝服了老人。

“对于家庭,我是亏欠的。但我不后悔。”李荣花说,她很遗憾自己无法陪在母亲身边,无法记录儿子在音乐比赛中获得金奖的荣誉瞬间,也很遗憾错过女儿的生日。但对于梦想的付出和坚持,她不后悔,她依然想要执着地走下去,同时,她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母亲的骄傲,成为孩子的榜样。


要闻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