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开启法律监督“新天地”
时间:2024-05-22  作者: 来源: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检察院

罗湖区检察院立足工作实际,把数字检察作为法律监督模式深层次变革的关键抓手,2023年以来,共建立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18个,筛查线索549件,成案254件,监督纠正案件238件,发出检察建议等相关文书29份,其中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获全省推广应用,切实做到以“数字革命”驱动法律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一、统筹推动,构建数字检察策略

为应对数字化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罗湖区检察院从统筹、流程和人才队伍三方面着手,主动构建切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数字检察工作策略。

在顶层设计方面,成立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专项推进数字检察工作,形成检察长亲自抓、分管副检察长专门抓、业务部门具体落实的工作模式,有效夯实数字检察工作基础。

在流程运作方面,结合办案实际,形成以案卡填录推动数据收集,以数据研判构建数据模型,以模型线索赋能案件办理的全流程数字检察工作模式。

在队伍建设方面,为培育“数字赋能监督,监督服务治理”的检察理念,提升检察人员的素养和能力,多次邀请数字检察领域技术专家集中授课培训,并组织检察人员前往杭州、清远等数字检察先进地区检察机关学习,致力打造专业型数字检察人才队伍。

二、立足监督,强化数字模型建用

法律监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数字检察则是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的关键变量,是打开法律监督新天地的“金钥匙”。为落实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工作提质增效,罗湖区检察院以数字模型的建用为落脚点,积极构建利用度高、输出有效线索多的数据模型。如我院运用行政强制隔离戒毒监督模型,共立案230余件,制发检察建议5份,推动与区司法局会签实施方案,从源头堵住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执法漏洞,强化法律监督的主动性、系统性和深层次。

三、举一反三,践行法律监督新模式

从个案现象挖掘类案共性线索,在类案监督中实现批量的个案正义,以线索溯源推动社会治理,是法律监督新模式的实现路径。罗湖区检察院积极践行“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法律监督新模式,如构建的未成年人异常诊疗监督模型,通过研判未成年异常诊疗、未成年人被性侵害、滥用精神类处方药中毒等信息,筛查线索200余件,制发检察建议2份,推动卫健、公安、民政、妇联等部门联合会签《关于落实卫生健康领域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实施细则》《深圳市罗湖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实施细则》等机制文件,实现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的一体化监督。

四、熟用数据,把握检察履职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罗湖区检察院充分挖掘、应用数据这一生产要素,不断引领检察工作迈向高质效。

一是建立“线上会诊”机制。以检察业务指标为抓手,建设案件质效一体化提升系统,实时反馈案件节点数据,辅助司法救助工作提速增效。2023年,该院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57件,救助68人,同比分别增长10倍和6倍。

二是深挖内部办案数据。如建立的职务侵占罚金刑模型,结合刑法修正案(十一)对职务侵占罪的修改,通过调取检察业务系统内的判决文书,开展大数据深度检索和对比,筛查监督案源53件,依法向法院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解决法院部分职务侵占案件判决未准确适用附加刑、新旧法律适用不明的问题,实现内部数据价值最大化。

三是强化外部数据整合。与区政数局、卫健局、医保局等行政机关达成共识,通过区民生诉求平台共享数据线索,实现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等立案11件,有力提升数据治理水平。

图片


新时代新征程,罗湖区检察院将始终锚定先行示范的目标定位,以更新思维、更实举措积极投身数字检察工作浪潮,努力为检察工作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要闻

主办单位: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协办单位:深圳晚报社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