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法院“陈彦吏诉前调解工作室”法官陈彦吏,正在通过诉前调解方式调解一起劳务合同纠纷。图/法制网通讯员 徐磊 摄
3月1日,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法院“陈彦吏诉前调解工作室”法官陈彦吏,通过诉前调解方式成功调处一起劳务合同纠纷,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好。图/法制网通讯员 徐磊 摄
3月1日,法制网记者(左二)在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法院立案大厅了解立案情况及法院诉调对接工作。图/法制网通讯员 徐磊 摄
“真的没想到,早上才递了诉状,不到半个小时,陈法官就把咱哥仨给说和了,纠纷解决了,不用再耗时打官司,最重要的是,我们哥仨还能继续做朋友!”
“诉前调解,攒劲的很(西北方言,用来赞扬人或事物)!”3月1日上午11时,迈出调解室,原告之一张强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这是当日《法制日报》记者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的“今天我当班”体验采访活动,在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法院“陈彦吏诉前调解工作室”看到的一幕。
记者当天早上获准旁听了这起纠纷的调解过程。
原来,张强和朱明、李军三人此前合伙做买卖二手车生意,因为一辆二手车卖出后的利润分配出现了分歧。3月1日一大早,张强和朱明以李军不当得利为由,将诉状递到了新市区法院立案庭,打算对簿公堂。
在对案件进行了审查后,诉前调解中心法官陈彦吏认为,这起纠纷争议款项只有2万余元,案由简单,决定尝试诉前调解。
“原告、被告,你们此前都是合作伙伴,在一起做点事也不容易,何必为了这千把万块钱断了交情?咱们争取调解了呗?”
三人彼此对望一眼,点头同意。
在调解过程中,张强、朱明和李军对利润如何分配仍然争执不下,陈彦吏再次苦口婆心当起了“和事佬”。
“哎哟,看看你们,都是大老爷们,尕尕的事情也闹个不愉快!以后抬头不见还低头见呢,不值得撒!听姐我一声劝,小事早了,别耽搁了你们挣大钱的光阴!”
三个年轻人红着脸,不吭声了!
“这单生意你们三人都出了不少力,我提个建议,利润三人平分,以后有钱挣大家还继续一起赚嘛!行不?”
“原告?”
“好吧!”
“被告?”
“行呢!”
“这就对了嘛,咱新疆的儿子娃娃,个个说话算数,别忘了在调解笔录上签字哦!”
“从数据统计来看,我们法院目前应该是乌鲁木齐市两级法院乃至新疆全区基层法院中,受理案件数量最多的基层法院了!”陪同记者采访的新市区法院副院长王刚给法制日报记者列出一组数据,仅去年,该院立案庭共受理各类案件24338件,5000余件案件实现了诉前调解快速解决。今年1至2月已受理案件4427件,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预计2018年收案将在3万件左右。面对案件井喷式增长,为缓解案多人少的压力,近年来,新市区法院大力开展多元化解,诉前调解,繁简分流,专职送达等多项便民司法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为新疆区内诉前调解工作试点法院,2017年,新市区法院在法院立案庭设立了诉前调解中心,并以法院的调解能手—资深法官陈彦吏命名成立了“陈彦吏诉前调解工作室”。
记者抽空和陈彦吏聊了起来。
“其实诉前调解是一种解决双方当事人诉求很好的方式,这种方式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审判程序,能够将矛盾在第一线化解,为双方当事人节约诉讼时间与费用等成本。只要能诉前调解的,我们尽量努力调解!只要尽心尽力替双方当事人着想,就一定能及时化解矛盾。”陈彦吏一边翻阅即将进行诉前调解的另一起案件的原告起诉书,一边对记者介绍说。
记者看到,该院在一楼设立了多间调解室,调解室墙上贴着大大的“和”字,格外醒目!
立案庭庭长李锋告诉记者,每天一到上班时间,陈彦吏就像个转不停的陀螺,在几个调解室来回穿梭。都说一心不能二用,陈彦吏的“车轮工作法”挺管用,她能同时调解几个案件,还不出差错。去年一年,陈彦吏调解成功的案件就达到了600余件,最多的时候,她一天能调解7、8件。去年,有400余起案件在经过她调解后,双方当事人私下和解,在法院撤销了诉讼请求。2017年,陈彦吏办理的案件调解率达到了98%。
李锋说,今年年初,新市区法院为了推进繁简分流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又抽调了3名法官到诉前调解中心,增加了诉前调解的力量,以提升办案质效。
随后,记者来到“陈彦吏诉前调解工作室”的另一间办公室,工作室成员之一,助理审判员秦立芬正在对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进行调解。这是当天她进行诉前调解的第二起案件。
此案被告赵刚夫妻俩因做生意急需,向原告乌市一典当行抵押房屋借款20万元,双方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约定了利息,由被告按月付息。合同到期后,被告因资金紧张未能依约归还本金。
典当行将赵刚夫妻俩诉至法院,要求偿还借款本金及支付利息。
案情相对简单,秦立芬单刀直入,干脆利落:“借债还钱,天经地义。原告、被告,本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如果进入审判诉讼程序,时间周期较长,调解结案对于你们双方都是‘双赢’。原告可以很快收回资金,被告则不用再承担更多利息。你们的意见如何?”
此言在理!原、被告几乎是异口同声:“同意调解!”
“互谅互让,握手言和!”秦立芬指着调解室墙上的几个大字笑着说:“双方多点互相体谅,被告赶紧筹款还贷!原告向被告少收点利息?”
被告:“我保证在4月30日前全部付清,逾期加倍支付利息。”
原告:“既然被告答应的这么痛快,那2万多的利息,我们只要1万元,其他的不要了!”
20分钟内,这起借贷纠纷顺利调解结案。
在等取民事调解书的间隙,原告代理人,该典当行会计王女士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略显激动:“诉前调解,这速度没得说,一个字‘快’!2月22日,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二天,我就到法院来立案,原本做好了打持久官司的准备,没想到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法官就给我们诉前调解了,这在以前想到都不敢想呢!”
据王刚介绍,新市区法院积极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除了在法院内部设立诉调中心,还与乌市高新区(新市区)司法局协商,在法院建立了人民司法调解室;在民政局、交警队、医调委建立联合办公点,第一时间化解离婚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医疗纠纷;与乡街、社区共同打造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在新市区174个社区全部设立了人民调解室,与律师协会等组织建立诉调对接关系,联动化解纠纷,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老百姓家门口,进一步疏通矛盾纠纷的解决通道。
下午6点,当记者离开新市区法院时,“陈彦吏诉前调解工作室”当天已对13起案件进行了诉前调解,其中4起案件实现了调解结案。
(注:文中部分当事人系化名)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