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法援律师郝占辉正在与受援人商谈案件细节。
“大娘,您先坐,喝杯热水,大早上过来天气冷,赶紧暖暖身子。”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刘莎打开临街法援中心的大门,赶忙招呼已经等在门口的周大娘进来。这是2月28日,《法制日报》记者在未央区法律援助中心看到的一幕。
“每天上班我都会早来一会儿,避免来法援中心的受援群众来早了站在门外等。尽管每次都会提前开门,但门外还是会有站着等待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的群众。”刘莎说。
周大娘今年已经87岁了,有5个子女,事前周大娘把一套房子赠予了大女儿,但是附有赡养的条件,现在大女儿不尽赡养义务,周大娘过来咨询是否可以撤销此赠予。
未央区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律师郝占辉接待了周大娘。“周大娘,要撤销赠予,我需要了解当时您和大女儿签署的赠予协议内容,了解协议是否附带有相关的条件。”
刘莎向记者介绍说:“未央区法援案件审查受理既坚持原则标准又灵活高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社会困难群体的法援申请,如年满60岁老人、农民工、未成年人、残疾人,实行‘零审查’,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当场便可以决定受理;而对普通群众提供的申请材料则进行实质审查,对不符合受援条件的不予受理,对提供材料不齐全的群众一次性告知补全材料后再来申请。”
“郝律师,我那个案子现在什么情况了?”接待完周大娘,郝占辉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听到了受援案件当事人王某的声音。
郝占辉赶忙招呼王某坐下。王某从甘肃来西安打工,之前在饭店打工时被饭店服务员田某打伤右耳,造成外伤性鼓膜穿孔,因人身损害赔偿案向未央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郝占辉为这起案件代理。
“前两天未央区法院那边问这个案子能否调解,对方家属和王某都选择接受调解。今天叫王某来就是当面交流一下赔偿中的细节问题。”郝占辉说。
刚接待完王某,郝占辉的电话响了,他今天还负责接听和回答12348法律援助热线的咨询。“您好,这里是西安市未央区12348法律援助热线,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助吗?”郝占辉拿起电话说。
电话是李某打来的。他2010年9月到陕西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班,工作至2017年4月,其间单位一直不给缴纳社保。李某询问现在他辞职了,单位是不是要补缴社保?郝占辉在电话中进行了详细答复。
记者注意到,在未央区法律援助中心一侧的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锦旗,最上面的一面锦旗上写着“维护法律扬正气 无私援助为弱者”。刘莎向记者介绍说:“这面锦旗是去年11月6日收到的,是27名农民工送给法援律师李明炫的。”
“在农民工讨薪方面,李明炫律师现在可是我们这里的专家。”刘莎笑着对记者说。
据刘莎介绍,同类案件组织专业特长律师定向办理是未央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创新之举。西安市未央区律师资源充足,法律援助案件均由律师承办。同时,未央区法律援助中心根据律师自身专业特长及执业经历情况,建立律师专家库,对受援人的同类案件组织专业特长律师定向办理,对于重大疑难案件,召开中心工作人员、承办律师、法律顾问讨论会,确定承办方案,确保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援助服务。
对于执业5年的田均武律师来说,因为平时在律所代理的是刑事案件,因此在入选未央区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库中的值班律师后,他接受指派的一般都是刑事案件。
“我作为陕西省律协法律援助与公益事务委员会委员,对于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比如作为值班律师,其实每天时间都不是自己的,不是见法官,就是见当事人,要么就是在去看守所的路上。那么能否不坐班,律师接到案子之后组成一个团队来处理,这样效率会大大提高。”田均武说。
不知不觉间,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其间,未央区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到15个电话咨询和26例现场咨询,受理法院和检察院转来的刑事案32件。
“过年这段时间咨询和申请法援的群众会少一点,我们中心2017年受理案件1572件位居全市第一,其中民事案件921件,刑事案件697件,接待来访群众2689人次。总的来说,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法援案子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刘莎说。
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是短暂的,但对这群法援人来说,为民服务却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