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硬隔离”的家庭收到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高兴地欢呼起来。深圳晚报记者 杨少昆 摄
深圳晚报记者 汪仕林 李剑南 易芬 邹曾婧
一桩暖心事
在“硬隔离”期间收获惊喜甚至浪漫的,还有罗湖区松园社区的汪先生与葛小姐。两人原计划2月10日登记结婚,没想单元楼被“硬隔离”。眼看着“好日子”被关在了窗外,小两口有点着急,2月11日,他们联系了松园社区党委书记吴国辉。
吴国辉很上心,“不能耽误了人生大事!”。社区联络罗湖区婚姻登记处,在近段时间预约已满的情况下,为这对新人争取了一个“特殊的预约号”。2月18日,“硬隔离”结束的第二天,汪先生与葛小姐走进了罗湖区婚姻登记处,成为当天登记的第一对新人。拿着两本红艳艳的结婚证,他们笑容满面,“虽然晚了几天,但是这么多人都在帮我们,感觉依然很温暖。”
惊喜与浪漫的背后,是一张基层防护之网的支撑。
2月22日凌晨0时30分,正大时代华庭小区物业经理王丽丽坐在刚刚解除“硬隔离”的单元门口。一把红色的塑料椅子,这是她在这14天里最常值守的地方。她和下楼的邻居打招呼:“去扔垃圾啊?”“出来透透气。太不容易啦。”
“太不容易了!”王丽丽回想起2月8日单元门上锁的那一刻,她对记者说,“当时脑袋里就是‘嗡’的一下,很难说清复杂的内心”。
这个春天,六约社区党委书记张立蕤脑袋里不止“嗡”了一次。
2月6日,横岗街道六约社区卓然居小区确诊一例新冠病例。2月8日凌晨,张立蕤接到通知,正大时代华庭小区病例确诊。不止于此!2月5日,社区党委委员陈圆有咳嗽不止,到医院做CT检查,发现肺部出现斑点。
连续三天每天一个坏消息,“心态真是濒临崩溃”,张立蕤说,陈圆有是社区疫情防控主力干将,“大家天天在一起工作,他如果确诊,我们都得隔离。工作谁来干?我们社区可是有16万居民啊”。
情况越是复杂,工作越是耽搁不起。陈圆有被紧急送院确诊,2月8日,最终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医生说,就是累病了。”顾不上松口气,9日9时,站在正大时代华庭“硬隔离”单元门口,张立蕤又碰到一个难题:谁进去收垃圾?
防护物资还没有到位,临时配置的只有口罩、雨衣。张立蕤和王丽丽对视一眼,咱俩上吧。91户的垃圾装在塑料袋里,放在自家门口,张立蕤和王丽丽把垃圾一袋袋搬进电梯,两个小时,电梯运行三趟,垃圾袋装满3个660升大号垃圾桶。张立蕤回忆当时的场景:“说不怕是假的,毕竟是刚确诊病例。但是怕归怕,该干的还是得去干!我是社区党委书记,王丽丽是物业经理,这种时候,只能我们上。”
楼里楼外14天,王丽丽发现,这段旅途上不是只有她在前行,2月9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派驻到横岗街道的指导服务组就来到了小区,这之后,几乎每隔一天就会到现场帮忙解决问题、协调物资。
龙岗区则向六约社区派驻了防疫援助组,组长欧坤锋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加入“硬隔离”单元业主群。王丽丽说,实施整单元居家医学观察当天,2单元的住户给物业打了超过400个电话,微信群里更是炸了锅,“政府工作人员进了群,解答各种问题,大家的情绪才慢慢平静下来。”
4月24日,深晚记者见到了刚从基层防疫一线回到日常工作岗位的欧坤锋。回忆起这段特殊的社区战疫经历,欧坤锋感慨不已:“难得!难忘!”他说,在微信群里与居民朝夕相处14天,“培养出感情啦,现在还有人约我吃烧烤。”从一开始被质疑,到后来的信任配合,欧坤锋总结了六个字:“说实话,办实事。”
一封感谢信
“疫情肆虐,但人间有爱。面对疫情,你们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为我们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线,并送来政府暖心的关爱,让我们居家隔离没有后顾之忧。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这是坪山区新城东方丽园“硬隔离”单元全体业主发来的一封感谢信,收信人是坪山区碧岭街道办、汤坑社区工作站、社康机构、社区民警及所有坚守在战疫一线的街道、社区、物业工作人员。
2月9日,新城东方丽园出现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按照规定,必须对整单元进行封闭隔离管理。经过核实确认,该单元总共262户业主,其中有97户390名居民当时住在这里,需要实施“硬隔离”。
“这390名群众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一定要照顾好他们”,发现确诊病例后的第一时间,坪山区委书记陶永欣、区长李勇就来到了新城东方丽园部署工作。
碧岭街道迅速成立了隔离现场指挥部,安排2名处级干部带领8名工作人员,会同公安、卫健等部门和社区工作站、小区管理处进驻新城东方丽园小区,24小时全天候处理隔离事务,为楼栋业主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
“我家里还有病人,经常要去医院,这咋办?”“我老婆怀孕了,要做产检怎么办?”
日常保障还能满足,最困难的是住户里有不少老人、小孩、病患和即将临盆的孕妇。面对他们的不同需求,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更是一种考验。
住户郑阿姨身患尿毒症,隔日就需到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透析,由于路程较远、身体不便、每次治疗需7~8小时。党员志愿者专门协调了市二医院同意在下班后单独开辟绿色通道,并安排人员全程陪同就医。
值守在这里的街道干部廖晶波告诉深晚记者,他们还专门请了两位专业的心理医生,把他们拉进业主服务微信群,居民出现情绪不稳定,心理医生马上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于是,就有了这封感谢信,还有一面写着“抗疫情昼夜坚守 守社区百姓安宁”的锦旗。
正如王丽丽在服务小区“硬隔离”单元14天中的感悟:在深圳,任何一个“硬隔离”单元都不是一座孤岛。南山区桃源街道珠光社区党委书记张少恭的心得是:“要把服务往前移,争取在小区门口就帮群众把事办了。同时提供必要的生活供给,解除居民后顾之忧。大家情绪安定了,生活安稳了,才会主动配合积极参与防控。”
2月10日,珠光社区一位居民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病患所在楼栋迅速采取“硬隔离”措施。社区总结出“六个一”工作法:每天一次温馨回访;每人一份承诺书;每人一次权益告知;每日测量两次体温;每天微信群关注;每天一次邻居安抚。“底线要稳,服务要暖”,张少恭如此总结“六个一”的落地。市、区、街道、社区、物业协同联动,生活服务全面跟进,这是珠光社区圆满完成“硬隔离”任务的保障,也是我们回眸战疫100天征途,深圳打下“出现确诊病例的住宅楼单元一律实行14天的硬隔离”这场硬仗的关键所在。
时间:2月7日
关键词:首批“硬隔离”小区
核心事件:深圳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正式发布《关于建立健全社区联防联控机制的若干措施》,特别规定:出现确诊病例的住宅楼单元一律实行14天的硬隔离。
战疫一刻
2月7日 深圳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正式发布《关于建立健全社区联防联控机制的若干措施》,提出了要“实行严格严密的社区防控措施”,其中特别规定:出现确诊病例的住宅楼单元一律实行14天的硬隔离。
2月9日起 深圳住宅小区和城中村全面实施人员通行认证管理,市民凭证出入住宅小区或城中村。市民可以通过“深i您-自主申报”小程序进行自主申报,获取出入凭证,方便出行。
2月16日 为切实做好小区公共环境和居家清洁消毒工作,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社区小区组在全市集中开展社区疫情防控宣传和消毒行动,覆盖全市(包括深汕特别合作区)74个街道、662个社区,4600多名志愿者参加。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