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事情拖了快两年了,吃不下,睡不着,没想到今天解决了!”
近日
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
居民蔡老伯激动地如是说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好意借款 逾期不还意难平
“我一个70多岁的老人,大清早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讨回一个公道。”
见到工作人员
年逾七旬的老人蔡老伯
言语间满是愤愤不平
事情回顾
原来,蔡老伯今年73岁,于2020年12月借了4万元现金给同乡陈阿婆。当时,陈阿婆向蔡老伯出具了一张借条,并约定借期3个月。到期后,陈阿婆未能按期偿还借款,蔡老伯至今已无数次找到并要求她偿还借款,但均未能如愿。
一年多来,蔡老伯的老伴就此事与他发生多次争吵,已严重影响夫妻感情。期间,蔡老伯曾想找律师准备诉讼解决,但担心借款无法收回还要再垫出几千元律师费用,损失更大,实在无奈,才来到居住的坑梓街道办事处寻求帮助。
即时介入
群众诉求无小事
案件转到坑梓街道
人民调解委员会处理
调解员陈俊廪接手并开始调解工作
听完蔡老伯的陈述
调解员大概知晓事情经过
马上与陈阿婆取得联系
考虑到两位当事人年纪较大
准备组织上门调解
但当事人陈阿婆担心有负面影响
不让蔡老伯进家门
调解员只能接上双方当事人
返回街道调解室开展调解
调解过程
调解室内,两位老人见面即开始争吵,现场气氛剑拔弩张,不利于调解工作的正常开展。调解员陈俊廪先稳定双方情绪,中立式陈述双方难处。
蔡老伯没能收回借款,心急焦虑,加之其老伴等家属不理解、责怪引发家庭关系紧张,情绪波动较大。而陈阿婆称其儿子经商受挫导致经济紧张,她出面向蔡老伯借款帮助儿子,现儿子暂无偿还能力,其本人亦多年未工作,无劳动收入,仅靠其他儿女们每月支付的生活费维持基本生活。
双方听完调解员的陈述后,暂时停止了争论和指责。
调解进入促成双方合意阶段
蔡老伯强烈要求陈阿婆三天内付清欠款
但陈阿婆表示自己实在无法满足
只能分期偿还
蔡老伯却担心分期偿还
又会像以前一样拖而不还
上午调解暂时中断
陈俊廪和双方约定下午继续协商
调解成效
下午,经多番“背靠背”努力劝说,明理释法,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由陈阿婆先行支付壹万元,剩余款项分五期还清,并到坪山区人民法院坑梓人民法庭办理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手续,以打消蔡老伯顾虑,如陈阿婆未按期偿还借款,则蔡老伯可向坪山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为两位老人解开了积压多时的心头大石,陈俊廪很开心。
几天后
蔡老伯特意开心地
送来一面锦旗向调解员陈俊廪
表达感激之情
“依法调解,为民解忧”
短短八个字
道出人民群众对基层调解工作的认可
也是坪山区坑梓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
在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
生动体现
公平公正
巧用情理法破僵局
回顾该案
调解员陈俊廪记忆犹新
首先掌握主要矛盾,找准切入点
掌握调解主动权
分析纠纷发生的焦点问题
一是老年人在家养老,自身已无劳动收入,经济能力较差,当老年人出借款项无法按期收回时,极易引发家庭关系紧张;
二是借款方同为老年人,偿还能力有限,一次性还款难度非常大,只能分期偿还借款;
三是出借方担忧如未一次性还清借款,就算签订调解协议书约定分期付款,但对方未按期还款,最终还得通过诉讼解决交付,将会产生律师费、诉讼费和时间成本等。
对此,调解员陈俊廪通过法、理、情三方面开展调解工作,打消了出借方此方面担忧。在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后,调解员同当事人双方到人民法院申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由人民法院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法律效力等同法院判决书,如借款方未按期履行偿还借款义务,则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这个办法省时省力省钱
打消了出借方的疑虑
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最终圆满化解纠纷
在短时间内及时、就地化解纠纷
充分彰显人民调解
程序简单、经济高效的优势
多年来,调解员陈俊廪共主持调解民事纠纷2900余宗,调解成功率在97.2%以上。主持调解矛盾纠纷包括婚姻家庭、债权债务、伤害赔偿、劳动争议等,还开展、参与了大量疑难纠纷、热点纠纷和突发性事件的调处工作,成绩得到多方肯定和群众赞扬。
2022年8月,陈俊廪荣获深圳市司法局授予的“优秀人民调解员”称号。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