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在基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地的责任主体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也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必须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基层。“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
罗湖区东湖街道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坚持党建引领“四化”驱动,探索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在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模式、推进街区综合治理和民生系统工程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本届街道党工委提出,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本着因地制宜、立足东湖、服务社会的总体思路,以“守山护水、绿色生态”为基本原则,着力打造“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特色小镇,积极构建“宜居宜业宜游”东湖美丽街区。
本报今日起推出“为罗湖全面振兴发展贡献东湖力量”专题系列报道,走近东湖,感受东湖人勇于攻坚、敢于创新,为东湖和罗湖老城区振兴发展谱写出新篇章。
东湖街道在罗湖10个街道中管辖面积最大,且城中村、老旧住宅多,城市设施硬件条件相对较差。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创新性提出“党建引领 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模式,以区域化党建统筹社会资源,以系统化管理服务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水平,以信息化支撑提升服务效能,以便利化社区民生服务项目助力居民幸福文明指数提升,对基层治理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
创新“六位一体”党建模式统筹引领
推动“三级联动”“三个下沉”机制
东湖街道党工委提出,以区域化党建统筹社会资源,创新“六位一体”党建模式统筹引领社区治理。
街道党工委书记程时菊介绍说,“六位一体”党建模式是: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索建立社区党委、小区(或片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党支部、物业管理公司党支部(或党小组)、委托授权物业管理机构党支部(或党小组)和居(村)民党支部(或党小组)“六位一体”党建模式,全面加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激活各方力量,提升党建统筹社区治理能力水平。在此基础上,以小区(片区)为单元建立党支部,培育发展新党员,开展机关支部与小区支部结对子活动,推动党群共建共治。
街道党工委还提出,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推动管理和服务力量“三个下沉”,完善建立社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畅通纵向层级管理通道。
“三个下沉”即街道领导力量、街道机关力量和社区党委委员力量下沉。实施街道领导挂点兼任社区党委第一书记;街道机关力量协助社区协同推进对小区(片区)治理,每周不少于两个半天进驻社区工作;社区党委委员兼任小区(片区)党支部书记等等。据了解,东湖街道坚持“一线工作法”,充分发挥社区第一书记及驻点团队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开展“行走东湖”行动。为了助力深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街道规定每周二下午社区第一书记及驻点团队必须下挂点社区带领居民群众开展大清扫,营造全民参与创建整改提升的良好氛围。
“三级联动”则是指建立街道与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将街道机关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下沉到社区、小区;社区管理力量分散到小区,从而有效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形成“上下联动、纵向畅通”的管理合力。
组建“七支队伍”形成群防群治力量
建立小区分级挂牌警示机制
不久前,大望社区举办“携手党建共建,共创美好社区”共享单车清理行动。社区党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动联系共享单车清理单位,发动辖区保洁环卫工人一起清理社区废弃和损坏的共享单车共计230余辆,有效改善了社区共享单车停放秩序,展现了社区新面貌,受到居民的认可和点赞。
这只是东湖街道贯穿“立体网格+群防群治”思路,由社区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综合治理的一个例子。据悉,根据辖区居民对治安环境满意度的需求,东湖街道在各社区倡导组建涵盖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环境提升等等方面的“七支队伍”,以此形成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发挥其协同共治作用。
物业管理部门在小区安全管理及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东湖街道重点针对尚未组建物业管理部门的城中村和老旧住宅小区,探索设立委托授权物业管理机构,强化小区(片区)物业管理及安全服务功能。
此外,东湖街道大力开展“安全文明小区”创建活动,极力打造和谐美丽社区。接下来,拟联合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建立小区“红、黄、绿三级”挂牌警示机制,按照“好、中、差”三个等级,对“安全文明”挂牌警示,促进社区平安建设。
社工走进老人家庭成为“同行者”
拟推“长者食堂”方便居民就餐
今年3月,东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组建了一支以义工骨干、党员义工、低龄老年义工为主的“同行者”义工陪护队伍。以东乐社区党委为主导,20多名社工走近社区50户年龄超80岁的高龄、独居、行动不便老人,充分了解老人的切身需求,并结合日常服务为其量身定制社区服务计划,成为高龄长者最贴心的“同行者”。
以便利化的社区民生服务项目助力居民幸福文明指数提升,是“党建引领 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模式的重要内容,包括完善社区文体队伍和文化阵地建设、统筹发展社区义工志愿者服务、制定和实施居民素质提升计划、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等等。
据介绍,东湖街道拟在东乐社区推出“长者食堂”,由社区充分依靠民生扶持政策,呼吁广大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企业家、慈善基金组织和个人捐赠助力,促使“长者食堂”早日落地。该食堂计划采取“政府出一点、企业捐一点、个人赠一点”的模式,引进第三方运营平台公司负责经营,为社区居民特别是70岁以上的长者提供便利实惠的就餐服务,提升居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立足社区实践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破解社区治理难题促进协同发展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要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作用,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战斗力。
程时菊就此表示,东湖街道党工委今年提出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的设想,探索构建“党建引领 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模式。“希冀通过此举,立足社区管理与实践,完善建立现代社区治理新体系新格局,大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街区‘智能监管预警平台’,切实为社区减负增效,破解社区治理难题,促进街区社区协同发展。”
他表示,当前基层治理存在一系列共性问题,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弱化、社区工作不堪重负;社区体制机制不健全、人员流动性大;社区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治理机制不健全、智能化水平较低等等。“基层治理涉及面宽、量大、事多,而大量工作任务却落在了街道和社区,常常因人手不足、任务繁重、履职能力等影响进度。针对于此,我们梳理了东湖街道和社区的治理难题,提出‘党建引领 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模式。”
据介绍,“党建引领 一核多元”就是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社会管理总原则,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主线,以构建“党建引领 一核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为目标,以创新“1+N”社区治理新格局为抓手,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基础上,坚持党建引领、社区主导,以人为本、民生至上,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协调、治理有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总体构建思路。
程时菊表示,接下来,东湖街道将加快推进形成“一核多元”以党组织领导为核心的参与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模式多样化、治理思维法治化、管理过程精细化、服务内涵特色化,形成“横纵互动化、硬件智能化、程序规范化”社区治理新模式,切实提高社区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四化”水平。 (吴奋生 文/图)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