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室一厅一庭”,南山区搭建平台实现“一站式”解纷
时间:2023-11-30  作者: 来源:深圳政法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圳实践系列报道③

【开栏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政法委和省委工作部署,市委政法委推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圳实践》系列报道,充分展示各区各单位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治理的经验成效,努力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深圳平安深圳。
作为经济大区、科技强区,南山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百强区第一,上市企业187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家。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汇聚,创新创业活跃、人口流动频繁、境内外交往密切,不同社会主体需求多元,新情况新问题多发,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近年来,南山区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枫桥经验”在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依托平安建设中心着力打造“综合性”“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服务新平台,防范和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平安和谐稳定。

图片

搭建平台

“一站式”解纷

位于南山区平安建设中心内的“惠琴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化解了160多宗重大群体性案件,为3396名劳务工追回近8329万元工资,调解成功率达到100%。

依托平安建设中心,南山区按照“一厅五室”建设模式,建立健全以群众接待厅、网格工作室、纠纷调解室、部门进驻室、社会心理服务室、监控研判室为标准的“一站式服务”和“一平台交办”工作体系,搭建“区级统筹调度、街道闭环处置、社区排查化解”的三级工作架构,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服务新平台。

平安建设中心内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值班律师、诉前调解、信访接待服务窗口,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高效便捷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例如,作为全省、全区的试点单位,招商街道平安建设中心在“一厅五室”的基础上,打造了“惠琴工作室”、街道级巡回劳动仲裁庭等创新载体,形成以“七室一厅一庭”为标准的“一站式服务”和“一平台交办”工作体系。

整合力量 多元解纷

招商街道楼栋长联合会成立至今,共协助网格员采集核对居住信息8.3万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600多宗。这是南山区多元解纷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

在街道层面,整合公安、民政、卫健、教育、住建等多渠道行政资源,引进律师、专职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禁毒、信访、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两代表一委员、志愿者、“五老”人员等第三方社会力量,通过设立职工、家庭服务中心等方式引导群众参与,构建多部门、多主体“联合接访、联合调处、联合帮扶”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
在社区层面,建立健全社区综治工作站、社区警务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法律服务室,以“一站三室”整合社区民警、法律顾问、网格员、信息员、平安志愿者等力量,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社区平安联创,推动平安建设力量下沉到基层。目前,南山区共配备网格员约1800人,社区民警490人、社区法律顾问106人、楼栋长10956人。
南山区还积极探索“人民调解+”模式,打出“人民调解+大综治”“人民调解+诉源治理”“人民调解+劳动仲裁”“人民调解+司法确认”“人民调解+金牌调解员示范效应”“人民调解+多元纠纷化解”的组合拳,强化人民调解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职能作用,持续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

多措并举

诉源治理“加速度”

近年来,在诉源治理上,南山区多措并举,开启“加速度”,提升治理效能。
完善机制,积极构建全口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调解工作格局,实现诉源治理站点全覆盖,推进法院调解平台“三进”工作,形成“1+4+8+N”分层递进的诉源治理工作格局;“庭所共建”,成立“联动解纷工作站”,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庭所衔接、庭所联调、庭所共治”解纷体系;源头预防,推动建立人民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多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推进纠纷源头预防化解;集约资源,发挥诉源治理法官专家库资源优势,推动专家法官实质性参与和指导基层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融合创新,培育诉源治理特色品牌,因地制宜培育特色调解工作室,打造“无讼商圈”“无讼园区”。
探索打造联调中心,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在南头街道办和南山公安分局的支持下,试点建设田厦巡区联调中心。通过联调运作,把治安调解、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者衔接起来,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数据赋能 高效解纷

划分网格1978个,累计受理网格事件40.5万宗,处置37.5万宗,按期办结率99.7%。这是南山区在数据赋能下的解纷效率。
南山区以基层社会治理平台为基础,融合建设了群众诉求服务智慧系统,确保全区群众诉求服务工作正常运行。同时,以南山区“圳智慧”CIM平台为基础,整合网格、群众诉求、矛盾调解、重点人群管理、“雪亮工程”等信息系统,推动各类数据与事件统一平台汇聚、分拨、监督、反馈,实现指挥调度“一网通”,做到“前台接访,后台反馈,责任共担”,构建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智慧化防控体系。
据悉,南山区还将依托“党群G+”微信小程序,开放群众诉求入口,为群众提供线上诉求服务,有效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百米”。

聚焦矛盾纠纷多发领域

打出“组合拳”

织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网络。按照“有纠纷就有调解组织”的基本要求,坚持以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为枢纽,以街道调解中心、社区调解小组为网络基干,采取一般矛盾纠纷现场解调、重大或专业矛盾纠纷分流调解、疑难矛盾纠纷联合调解的工作模式,快速高效的调解劳动纠纷,维护劳动关系和谐,践行“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的要求。

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劳动关系基层治理。为适应劳资纠纷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调解难度复杂化的新趋势,南山区结合社会组织专业性与调解机制灵活性,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劳动纠纷预防调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目前全区共有深圳市南山区民营医疗机构协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顺丰同城速递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14家行业协会,及南山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南山医院调解工作室、南山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南油暖蜂调解工作室2个调解工作室。
打造专兼结合的劳资纠纷调解员队伍。2020年4月南山区人资局制定了《深圳市南山区人力资源局特邀调解工作规程(试行)》探索推行特邀调解工作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律师、街道调解员、社区调解员、企业调解员、社区工作者、退休法律工作者等个人成为特邀调解员。
进一步夯实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力量。2019年以来,南山区人力资源局(协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开展多次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活动,累计共有658名调解员取得市、区颁发的调解员证或调解员培训合格证。通过培训全面提升南山区调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化解纠纷、处理争议的能力,促进调解员向专业化发展。


要闻

主办单位: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协办单位:深圳晚报社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