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法院信息化经验连续两年入选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时间:2019-03-18  作者: 来源:盐田政法委

3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9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发布暨中国法院信息化研讨会在国家法官学院举行。我院以《盐田法院单轨制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新模式》一文再次入选法治蓝皮书,这是盐田法院信息化经验继2018年入选后再次获此殊荣。

盐田法院在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深度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建设应用成果,从制约单轨制网上办案的各项瓶颈着手,切实解决一线办案人员对无纸化办案的实际应用需求,推进现代科技与司法规律深度融合,自2018年5月18日起在民商事、行政和执行案件范围内试行单轨制全流程无纸化办案,由点及面、循序渐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成熟的无纸化办案机制。试行无纸化办案九个多月以来,该院立案15507宗,无纸化流转案件15507宗,扫描材料共计804233页, 上诉案件发改率下降2个百分点,当事人服判息诉率上升27个百分点,审判质效显著提高,“智慧法院”建设的各项效果日渐显现。

一是“五大突破”促使无纸化办案闭环形成。为准确把握信息化建设需求,真正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与司法工作的深度融合,盐田法院在以JEC[法官(Judge)+法院工程师(Engineer) +科技公司 (Company)]模式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深度应用的研讨过程中,大胆运用跨界思维,以法官体验为主线进行系统研发与流程设计,实现了思维方式、审判效率、监督手段、档案管理、服务路径的“五大突破”,促使全流程无纸化办案闭环形成。

二是四项机制保障无纸化办案有效运行。为保障无纸化办案有效运行,确保电子卷宗材料能有效代替纸质卷宗材料,盐田区人民法院坚持制度先行,经过长时间认真准备、周密调研,出台了以《全流程网上办案工作规程》为核心的“1+8”相关制度规定,建立了纸质诉讼材料同步数字化、纸质卷宗材料过程集中保管、电子卷宗材料分段核查以及电子诉讼档案随案同步生成四项工作机制。

三是五项优势彰显单轨制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成效。办案人员科学减负。电子卷宗成为法官办案的主要载体,所有办案流程网上运行,办案人员在网上签收、浏览案卷;审判执行提速增效。通过办案系统对电子诉讼材料信息的自动、准确抓取,程序性文书可100%自动生成,复杂法律文书辅助撰写,节省文书撰写时间;司法行为更趋规范。法官对电子卷宗进行的浏览、批注,制作、修改、签发的文书,以及送达、上诉、归档等各个办案环节,在案件办结后均被“封存”,审判痕迹真实客观,办案过程公开透明;审判监管精准高效。在审判活动全程留痕的基础上,逐步由人工监管转为智能监管、事后监控转为实时监控、粗放监督转为精准监督;诉讼服务优化升级。建立了以诉讼平台为核心的数据网络,为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和律师参与诉讼提供线上服务,减轻人民群众诉累。

四是单轨制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新模式建设的未来构想。如何使信息化工作更深度融合审判规律,更高度支持司法审判、诉讼服务和司法管理,促进法院信息化建设由浅层建设向深层治理推进,是单轨制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模式建设所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智慧法院”建设不是简单的审判+技术或审判+网络,而是涉及法院组织、建设、运行和管理形态的全面变革。因此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相结合、加强立法与相关制度机制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助力司法大数据的发展与完善。


要闻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