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坪山讯(记者 吕晓春 通讯员 詹佩芬)日前,由市交通运输局坪山管理局实施的坪山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项目全面动工。包括慢行系统改善、交叉路口改造、地铁施工路段交通疏解、公交设施提升等10个项目,将于年内全部完成治理。
完善慢行系统便利绿色出行
坚持“慢行优先”一直是坪山区交通“治堵”的重要措施。目前,200余公里的骑行道分布于辖区各主次干道和城市支路,以“公交+慢行”的方式,连接起市民上班、上学、休闲购物、跨区通勤的便捷慢行交通网络。今年,坪山区将继续完善辖区慢行交通系统,减少机非混行带来的安全隐患和拥堵,在吉康路、比亚迪路、沙陂路、坪环路等学校、厂区和居民区聚集的路段新建骑行路7.39公里。
公交环境的改善是构建便捷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方面。今年,市交通运输局坪山管理局将对大工业区东门站、福兴达工业园站、竹韵花园站、深圳技术大学站等11对公交站点进行升级改造,完善雨棚、长椅等设施,改善公交站点候车环境,并对部分站点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进行整治,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交叉路口改造解决交通梗阻
交叉路口是道路交通的关键节点,而人流、车流的高密度汇集也使交叉路口成为导致“交通梗阻”的痛点。
“今年主要针对坪山大道-东纵路、锦龙大道-沿河南路两个交叉口实施改造,进一步优化路口结构、充分挖掘路面资源,努力提升通行效率。”该局规划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坪山大道和东纵路都是车流密集的交通主干道,因坪山大道是3车道,在该交叉口仅有2条直行道,形成交通瓶颈,高峰时段要等2个以上信号灯才能通过。改造工程将新增南进口及北出口车道各1条,同时优化转弯半径,增大交叉口渠化岛面积,增加行人过街等候区,在解决高峰期间路口南进口直线车辆排队过长、通行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同时,提高行人的交通安全。
锦龙大道-沿河南路交叉口现状无信号灯、人车抢行,改造后该交叉口将变为右进右出路口,有效消除交通安全隐患。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道路治理项目中,还将在锦龙大道—坪山大道北进口处新增掉头口,在深汕路-下岭安路附近设置一套二次行人过街设施,进一步完善相关路段交通组织。
增设分流通道缓解地铁施工压力
目前,地铁14号、16号线建设项目在坪山大道等路段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进一步完善施工区域及周边道路交通组织,最大限度减少因施工占道引发的交通拥堵,是坪山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项目的重点工作之一。
据悉,为缓解地铁施工给承担交通主动脉功能的坪山大道带来的通行压力,治理方案将辖区内锦龙大道、新和路、比亚迪路、龙坪路、金牛路、兰景路、丹梓大道、丹梓北路、宝龙大道、站前路、深汕路等干道级道路整合成4条分流通道,在每条分流通道的起终点以及关键节点设置线路绕行示意牌,引导往龙岗、大鹏、惠阳等方向的车辆避开施工路段,形成疏导效果、提高通行效率。
相关链接
4条分流通道
分流通道一:坪山大道-锦龙大道-新和路-比亚迪路-龙坪路-金牛路-兰景路-丹梓大道-丹梓北路-深汕路
分流通道二:坪山大道-锦龙大道-宝龙大道-站前路-丹梓西路-丹梓大道-丹梓北路-深汕路
分流通道三:南坪三期-龙坪路-金牛路-兰景路-丹梓大道-丹梓北路-深汕路
分流通道四:南坪三期-聚龙路-丹梓大道-丹梓北路-深汕路
相关新闻
坪山第二个动态“借道左转”车道启用
日前,坪山大道与比亚迪路口北侧动态“借道左转”车道启用,7∶00-20∶00期间,左转进入比亚迪的车辆可以借用反向一条车道通行。这是坪山交警大队通过科技手段治堵的微创新应用,也是坪山区第二个采取动态借道的左转路口。
记者在坪山大道与比亚迪路口注意到,当借道左转灯亮时,车辆可依次进入借道左转车道,在停车线处等候左转绿灯通行;当借道左转灯灭时,车辆禁止进入借道左转车道。
据介绍,坪山大道与比亚迪路口现状早晚高峰潮汐现象明显,高峰时段该路口东方向左转和调头车辆较大,左转车辆经常排队至调头口,左转车辆与调头车辆互相干扰,致使左转通行能力下降严重。“动态借道左转启用后,早高峰期间东方向左转车辆排队长度减少160米,左转车通过量由256辆/小时提升至528辆/小时,增幅达到106.25%;调头车流量由146辆/小时提升至248辆/小时,增幅达69.86%,有效地缓解了路口拥堵情况。”深圳交警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称。
编辑:郑则彬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