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街道创新探索新时代群众工作新路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党建引领增进党群干群“鱼水情”
时间:2019-06-28  作者: 来源:深圳特区报

1.png

坪山街道六联社区长者学堂活动现场。

2.png

坪山街道和平社区老街商圈议事活动现场。

深圳新闻网坪山讯 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到居民小组党群服务站、“党员之家”“共产党员商户”,党建阵地延伸到每一个角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全区率先成立街道党建理事会,组建10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打响“志愿服务+”品牌,让广大党员干部走到群众中去,常态化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坪山区坪山街道群众工作让人耳目一新。

矢志打造深圳东部中心“首善街道”,新时代群众工作如何做,以确保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畅通,凝聚强大的合力开创街道工作新局面?坪山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党建引领,与时俱进创新举措常态化、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用掷地有声的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增进党群干群“鱼水情”,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幅提升,为全力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作出积极的贡献。

与时俱进,敏锐把握新需求解决新问题

日前,坪山街道六联社区召开的一场“社区党建工作品牌项目专题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社区党委班子成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群众代表济济一堂。什么会这么重要?原来这是一场研讨如何通过党建引领,精准化回应群众陌生感强、归属感弱等问题的“头脑风暴”式的会议。

“作为与群众联系最密切的基层党组织,我们在切实做好日常群众工作的同时,更要敏锐把握群众的新需求,群众工作的新变化,并与时俱进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谈到召开这个会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六联社区党委书记郑若素说。她表示,随着社区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多,邻里之间变得越来越陌生,这是当前新出现问题,应该认真研究解决,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

最终,通过发散思维,集思广益,并结合社区实际,会议决定建立“党建引领·益起易吧——幸福邻里营造项目”,该项目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发挥党员“传”“帮”“带”的先锋作用,汇聚民心,关注社情为服务目标,以搭建“益民议吧”议事平台、“益起易吧”爱心置换平台、“互助空间”共融系列主题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多纬度、精准化、常态化为方式,深入开展社区党群服务,营造和谐邻里氛围。

与此同时,为了建设妇女儿童友好型城区,增强儿童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六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分站点创新开展“童议事,共分享”为主题的儿童议事会活动,积极引导小朋友参与社区建设;为进一步推动社区志愿者工作,依靠基层老年人力量,带动更多的低龄老年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组织开展“银龄”互助志愿者座谈培训等。

当前,随着一个个新平台新载体的建成,六联社区邻里关系、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社区群众工作格局焕然一新。

凝聚合力,深耕“党建引领+”开创新局

新时代群众工作如何做?坪山街道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以下辖六和、六联、坪山、和平四个社区为主阵地,深化“党建引领+”体系建设,注重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创新探索新时代群众工作新路径。

全力推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网格管理”、深化推进“无案社区”创建、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方式,推动社会治理从末梢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型,探索建立起一条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深化“党建引领+组织建设”。通过发挥党支部、党群服务中心和社区党群服务站的阵地平台作用,构建“多元参与、协同治理、百姓得益”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

深化“党建引领+依法治理”。依托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引导群众民主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将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知识和基本道德规范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内容,落实“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等。

深化“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

深化“党建引领+便民服务”。以网格为单元,实行建立民情台账、精准掌握民情、现场协调处置、综合反馈信息、监督跟踪落实服务居民的“五步工作法”,有效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深化“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制定详细的“菜单式”服务,大力培育各类社会组织,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使社会组织服务成为政府服务管理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按照“居民迫切需求、精准专业提供社工服务”的原则,为居民提供周到服务。

深化“党建引领+平安建设”。组织党员平安志愿者、社区“三小”整治专班、社区网格员等多部门深入辖区住宅小区、出租房、“三合一”等场所开展全面开展“五排查”工作,营造良好的社区安全环境。

深化“党建引领+文化引领”。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文化发展新模式,精心打造“党建书吧”、组建各类居民兴趣活动团队等,全力营造崇德向善、邻里相望、礼尚往来、和谐互助的六联文化氛围。

当前,坪山街道各社区结合发展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党群服务形式,深化党群服务内容,努力为全区群众工作积累有益经验。

打造品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近日,坪山街道红色商圈联盟正式成立,街道基层党建再添新动能,服务群众又添新阵地。

为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近年来,坪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严密的党群服务阵地为基础,以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党群议事品牌等为抓手,构建全方位、全天候、零距离的新时代群众工作新格局,受到辖区企业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在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的基础上,推动建设261户“党员之家”、18家“共产党员商户”、3个特色居民小组党群服务站等一系列党群服务阵地,并新增28个“新时代大讲堂”、5个“党建书吧”及3个“党建电子书吧”,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广大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休闲、学习、互动和服务。

在全区率先成立街道党建理事会。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以理事会为平台,组建10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梳理出5大类24小项志愿服务岗,项目化开展便民服务、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活动800多次,累计2000余人次参与。

设立全区首个“党员志愿加油站”。搭建党员学习教育、互促互进平台,建立起民意收集、办理、反馈服务体系,今年来累计开展读书会、邻里互助、矛盾纠纷调解等活动10余场,服务300余人次。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党建”+“商圈”融合发展品牌。建成全区首个街道商圈e家党群服务中心,探索“党建”+“商圈”融合发展模式。一方面发挥“互联网+”叠加效应,开发线上便民服务系统,深化对商圈群众的服务。另一方面凝聚近千家商户、4万余居民,形成党员“公转”带动商户、物业和群众“自转”的共建工作常态。该中心服务模式获评“2018年深圳微改革优秀案例”。

探索党建引领“十方共治”基层治理品牌。组建工作组派驻万科大东城等花园小区,引导小区物业、业委会等参与社区、小区发展建设,构建“十方共治”基层治理模式。建立花园小区微信交流群7个,入户走访登记商户信息486家,日均为居民提供业务咨询等服务50人次;推出花园小区文明公约12条,制订社会组织规范指引,开设民生咨询服务窗口,开展防诈骗宣传、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50多场,为小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打造“党群议和平”党建品牌。在和平社区探索建立起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链接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两代表一委”和企业、商户、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的社会治理模式,深度分析、挖掘群众诉求,努力实现研究、解决问题不出社区,探索有效破解当前社区治理困境的创新之道。

践行群众路线无止境,创新群众工作无句点。接下来,坪山街道将围绕打造“首善街道”目标,不断探索践行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的新经验、新举措、新载体、新途径,努力开创新时代群众工作新局面。


编辑:郑则彬


要闻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