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辉社区开展“书记下午茶”民意征集活动。
2019深圳大学城“桃源杯”半程马拉松。
今年是南山区精品社区创建的第三年,也是攻坚之年。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桃源街道以创建精品特色社区全覆盖、再提升为抓手,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公共社区、产业园区、高校校区深度融合,激活创智、创客、创业三轮驱动力,提高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智慧化、社会化水平,探索出一条“三区融合、三创驱动、三化共治”的现代化街区治理新路径,并将其写入深圳市首个街道级党建行动规划——《桃源街道党的建设三年行动规划》中。
晶报记者 沈乐 通讯员 王子楠 陶宣/文、图
龙辉社区:
创建党建引领下的“美好生活联盟”
龙辉社区是一个插花地社区,人口结构多元,老年人及退伍军人占比较大。辖区内资源丰富,拥有包括车管所、军休二所、新安学院等事业单位,以及欧洲城等大型商圈企业,但其间缺乏交流联动。社区党委通过“大走访、深调研、真服务”,建立了社区需求、资源、项目三项清单,联动辖区企业、事业单位、社区自组织等成立“美好生活联盟”,开启龙辉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篇章。
盘活社区资源。龙辉社区依托“美好生活联盟”平台,充分整合各会员单位的优势资源,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服务群众,让社区更加和谐。通过定期召开联盟大会,联合车管所、宜家家居、迪卡侬等会员单位成功解决了欧洲城片区交通难的问题。与新安学院共同打造桃源街道首个社校合作基地——社区学院,为居民提供技能培训、外语辅导等服务。
拓展党群服务阵地。社区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断优化、拓展党群服务阵地。通过与“美好生活联盟”会员单位多次协调,最终与军休二所联合打造了“红色文化展厅”,成为社区党员群众学习党性、历史教育的基地。自开放以来,对外接待参访30多次,参访人数近千人。此外,龙辉社区还将党建触角伸到企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宜家家居党支部将成为龙辉社区第一个外企党支部,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聚焦弱势群体服务。针对老年人群及残疾人群,社区党委积极挖掘“联盟”爱心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反哺社区,效果显著。如美好生活联盟签约仪式上,百安居向社区肢体残疾人士捐赠了一批爱心扶手和防滑地垫。军休二所也建立了老年人配餐和就餐点,解决了老人午餐难的问题。
大学城社区:
“融入式”党建助力三区“星火燎原”
大学城社区辖区有7个住宅小区,3所知名高校、2家科研院所,属于纯居民社区。科教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厚、居民素质较高等特点显著,但仍存在区域联动较少、优势资源缺乏整合、多元共治缺乏平台等问题。
社区党委按照街道精品社区创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以党建“融入式”治理模式推动“三区融合”,实现三区“星火燎原”。
架好三区燎原“火炉”,铸牢党建治理核心。一是推动建立三区区域共建机制,联动校区、园区基层党组织成立大学城社区党建联盟,实现了三区党建工作共议、党建实事共做的工作格局。二是依托“云端党建”,让多名辖区内的流动党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组织其参与社区治理志愿行动,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为辖区居民服务。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框架稳固不破,为融合之路建立了良好基础。
育好三区燎原“火种”,凝聚各界智慧力量。社区党委广泛动员来自于高校专家、居民骨干、企业员工的“火种”党员,组建成13名“社区能人”智库专家团队,参与社区治理、规划献策等。同时,成立业委会工作联合党支部,通过实施“双培工程”,把业委会成员、物管处成员中的骨干发展为党员,充实党支部力量,协助解决社区治理难题。
营造“星火燎原”之势,打造三区共融社区。依托稳健的“火炉”“火种”,社区党委打通了一条育人才、联资源、促融合的建设路径,不断推动“三区融合”。联合辖区工地打造“建设者之家”,实现园区“劳资零纠纷”,工人们也自发组建服务队反哺社区;与北大研究生院“国际友人之家”协作,实现社区、高校、企业资源整合“零障碍”;“桃源杯”半程马拉松、“书记为媒?情定大学城”交友联谊等文化服务品牌,也让民生服务共享“零距离”。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