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2024年度“热词”,也是时代强音
2024年,深圳市龙华区司法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首要任务,持续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创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投资热情,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1月2日,龙华区出台《深圳市龙华区司法局关于建立行政复议“四案机制”的工作指引》,以“案件全过程调解、案中多环节释法、类案全覆盖复盘、案外全方位促治”四“案”机制建设为抓手,将行政复议调解、释法、复盘、促治四股力量深度融合,进一步延伸行政复议的监督规范作用,着重加大举行听证工作力度,严格落实“繁简分流”和听取意见等程序,推行说理式复议文书应用,有效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此外,在办理重点领域案件过程中,龙华区及时排查发现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共性、普遍性问题,起草制发提醒函、行政复议意见书等,达到“办理一案、规范一片”的效果。 2024年以来,龙华区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1171件,在已审结的886件案件中,以调解、和解等方式结案334件,矛盾纠纷综合化解率达37.69%,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取得明显效果。 龙华区常住人口252万,社会矛盾数量居高不下。龙华区践行“枫桥经验”,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创新推动“1+1+N”调解新模式。 构建1个调解中枢,率先成立全国首家区级综合调解院,线下成立专责机构,线上搭建解纷平台,打通多部门矛盾纠纷流转渠道。 健全1套制度机制,深化诉源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政调解流转机制,试点“信访+调解”工作机制等,不断强化跨部门联动和纠纷处置能力。 实施N项工作举措,包括建立制度保障,加强调解队伍的培养,打造特色调解室,成立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吸纳涉外涉港澳法治人才参与商事调解等等,全领域激发解纷活力。 12月,“多调联动 精智解纷”大调解格局项目获评2024年全国法治政府“十大创新(培育)案例”。 当今时代,跨国贸易和投资方兴未艾,涉外法律事务愈发复杂。 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完善政策是“第一招”,平台建设是关键。龙华区出台《深圳市龙华区加快推动涉外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6年)》,从拓展调解渠道、集聚服务平台等方面推出31项创新举措,全方位推进涉外法律服务建设。 龙华区司法局着力集聚和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研究制定龙华区律师行业扶持政策,建设涉外法律服务聚集地,打造涉外法律及公证服务站,联动国际合作中心、调解院、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法务机构,为企业、群众提供涉外公证、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编制双语公共法律服务地图册,为辖区群众获取专业法律服务提供指引和便利。 作为深圳经济版图的重要一极,龙华区聚焦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痛点,加强营商环境领域“小切口”制度建设,让企业更安心,更舒心。 2024年以来,龙华区印发《深圳市龙华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4-2025年)》,从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推进规范文明监管执法、推动严格公正高效司法、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等四个方面推出75条重点任务,以高质量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在企业合规方面,积极构建“1+N”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推进企业合规建设,邀请法学专家、资深律师等开展“专家谈合规”“龙企出海,法护启航”等宣讲活动30余场,惠及2000余家企业。 龙华区紧盯行政执法关键环节、关键要素,实施“综合查一次”制度,一次检查即全面体检,实现资源整合、市场减负、执法增效,让企业感受到法律的温情,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日后,龙华区将继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勇立潮头,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实现法治建设的新发展、新飞跃,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法治龙华建设再上新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为实现深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贡献龙华力量!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