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法院:繁出精品 简出效率
时间:2021-03-05  作者: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2020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启动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在上级法院的统一部署下,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迅速行动,稳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各项改革举措有机衔接、协同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悉,2020年2月18日,罗湖法院正式成立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制定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对改革试点工作做了具体安排,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先后制定《关于完善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独任审理的工作指引(试行)》等实施细则,为改革试点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清晰的操作规范。制定《关于使用移动微法院在线审理民商事案件指南》等电子诉讼规则,大力推进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制作《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试点改革适用图解》和《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试点改革工作告知书》等诉讼文书模板。

聘任特约调解员 通讯员供图

此外,还与区司法局签署合作协议,在罗湖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设立深圳首个以调解员姓名命名的调解工作室——李雪璋调解工作室。吸收人大和政协的调解力量,邀请3名人大代表、3名政协委员担任特邀调解员。创新速裁案件办理模式,将速裁案件办案流程分解为排期送达、核对证据原件、庭前准备、裁判文书制作、结案、归档等六大环节,各办案小组专司某一环节,按季度轮换。

据了解,罗湖法院在优化特邀调解队伍,创新诉源治理强化诉调对接,深耕多元化调解提升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独任制适用范围有序扩大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提升办案效率6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改革试点启动以来,罗湖法院特邀调解组织增加到16家,纳入名册管理的特邀调解员增加到39名,特邀调解队伍管理更加规范,专业化水平持续增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在社区设立83个法官联络点,与街道调解组织建立起紧密的工作联系,诉源治理作用进一步彰显。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罗湖法院2020年导入深融多元化调解平台案件39238宗,委派调解员调解案件24998件,调解成功4053件。2020年受理小额诉讼案件10391件,审结小额诉讼案件5549件,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12.06%。其中,5508件为法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41件为当事人合意适用小额诉讼程序。2020年受理简易程序案34941件(不含小额诉讼),审结简易程序案件30775件,简易程序适用率66.90%。公告送达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6960件。在授权范围内探索普通程序独任审,不断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全年审结普通程序独任制案件1188件。2020年在线立案的民商事案件38460件,在线立案率81.81%;借助移动微法院等电子诉讼平台在线庭审1382次;6237件案件使用了电子送达,电子送达总次数达18795次,使用移动微法院送达裁判文书4569份。

接下来,罗湖法院将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配套衔接,强化办案质量,提高办案效率;持续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最大限度适用小额诉讼和简易程序;加大在线诉讼探索力度,持续巩固改革试点成果。推进改革试点与案件评查机制深度融合,及时总结提炼改革试点经验,为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完善提供有益经验。

要闻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