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特大城市出现的停车难、收费高治理痼疾,罗湖区在深圳市率先探索开展错峰共享停车,开出7个罗湖“药方”,即“商宅” 模式、“医宅”模式、“商医”模式、“螺岭”模式、“政享”模式、“路宅”模式、“景区”模式,依托共享停车平台,车主通过微信扫码注册,查询预约后完成一键导航停车。目前已有85个商业楼宇、12个工业园区、5家医院、4所学校及207个物业小区加入共享停车计划,“白加黑”模式可提供1.2万个停车位,接入车位数约3万个,错峰停车“小切口”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的鲜活样本。
罗湖区以渔邨社区为试点,创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社区。建立“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纵向架构,推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解决小区事务。建立“居民点单、按需上菜”的社区普法共建机制,运用“战疫先锋”小程序开展党群志愿服务,创新“渔邨星伙伴计划”,有效激发社区治理活力。全面构建“便捷化”办事体系,打造10分钟“政务服务圈”,实现230个事项自助办理。建成全市首个多功能、复合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集成“党建+政务+医疗+养老+文化+教育+港人服务”等一体化功能,把高品质公共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