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委政法委主要领导到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工作。
2月5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指出,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在深圳市福田中心城区,依法防疫贯穿于疫情防控的全过程。法治,是其显著的城区特质,也是此次战疫的鲜明底色。
自疫情发生以来,福田区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全链条发力,为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双胜利保驾护航,也为深圳建设一流法治城市注入新的内涵。
防控有法度
法律保障筑牢法治“防护墙”
面对严峻的疫情,福田区坚持依法防疫,引导规范执法,把全面依法治区的制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效能,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
疫情暴发后第一时间,福田区组织专业力量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相关规定汇编》,涵盖疫病防控应急预案规定、相关公告、隔离管理文件等,共计5大类、28万余字,为基层依法防控提供了一本法律操作大全。
根据一线防疫工作实际,该区编写含疫情危险性告知、市民社会责任提醒、排查隔离强制治疗特别告知等内容的《法律告知书》,制定个人防护指引、“三人组”联合防控指引等四大类35项工作指引,明确法律义务,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此外,福田区还印发了《关于报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相关法律问题的通知》,收集疫情防控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加强风险评估,由区司法局出具专业法律意见,切实把好依法决策关。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福田区不断推出个人防护指引、机构防控指引、防控知识手册、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预防消毒指引、三人组联合防控工作指引、社区排查管理可疑病例工作指引、社康病例的诊疗和隔离转运指引等共四大类38项工作指引,形成一整套系统完善、分类指导、精准有效的疫情防控指引体系,构筑全民防疫屏障。
一手抓防疫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福田区各政法单位按照各自职责,统筹处理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关系,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公检法司各单位快速响应,运用法律手段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为稳增长稳预期等保“六稳”提供优质高效、坚强有力的执法司法保障。
助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福田区委政法委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发布《福田区致全区业主(房东)的减租倡议书》,建议为延迟复工的企业和租户减免租金、物业管理费用及其他费用,减轻延迟复工企业的负担。开展法制审查论证,在全市率先发布《深圳市福田区防控疫情同舟共济福企十一条》等支持措施,为辖区重点行业和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
此外,福田区开发并上线全国首例问题私募基金网络投票表决系统,借力“区块链”和“生物识别”等金融科技技术,破解涉众金融群体认证难题。疫情期间,福田区P2P整治方向不变,节奏不变,维护金融秩序和群众利益的目标不变。
在这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战疫中,福田区把疫情防控和开工复产作为法治工作的大考场,从医疗救治、管控布防、物资调配、到信息发布、复工复产等各项工作,从一开始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得各项工作推动得更加有序、有力。
执法有力度
严厉打击涉疫违法犯罪
连日来,福田区委政法委和政法机关各部门坚持依法防控,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彰显法治福田的担当和力量,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双胜利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月4日,市公安局福田分局依法对刻意隐瞒疫情发生地行程的嫌疑人范某,已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办,成为全市首例典型案例。
对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涉疫情诈骗案、阻挠企业复工复产等违法犯罪,市公安局福田分局严格依法办案,从严从重从快打击。2月8日,该局依法对拒不配合测体温的违法行为人卢某行政拘留7日,该案是该局办理的首例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疫情防控期间发布的决定、命令案。同日,依法对散布涉口罩谣言的3名嫌疑人行政处罚,该案是该局办理的首例涉疫情散布谣言案。
2月18日,福田区推出《企业复工复产防“疫”标准化手册》,要求企业复工复产要防疫到位,为职工提供健康保障。然而,诈骗分子盯上复工企业,以出售口罩、酒精、防护服等名义实施诈骗。为及时震慑此类违法犯罪,福田公安分局在严格依法办案的基础上,加大办案力度,加快办案流程,有效遏制住涉疫情诈骗案件的高发势头。
3月3日,福田区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集中对4宗虚假销售防疫物资诈骗案依法提起公诉。办案过程中,各办案组充分运用一体化办案机制优势,严把证据关、事实关和法律适用关,加快办案节奏,在受理案件当日或次日即完成提审犯罪嫌疑人、案卷审查、定罪量刑及文书制作等工作。在提前介入的基础上,其中3宗做到受理当日即做出批准逮捕决定,受理次日即快速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
自疫情发生以来,福田区制发《关于从严打击疫情期间拒不配合防疫、检疫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和《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常见治安案件办理指引》,成立疫情防控期间打击违法犯罪专班,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行为。
此外,福田区还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方面提供“硬保障”,严厉打击合同诈骗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严肃惩处盗窃企业内部财物、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受贿犯罪,办理了多宗制造和销售假冒等商标侵权案案件。
服务有温度
助力夺取防疫发展双胜利
在福田,法治之“剑”严守经济社会秩序,法治之“盾”倾情保护群众利益。
该区依靠法治力量加强对相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处理,定分止争,让人民群众在疫情期间感受到每一件审理案件的公平正义。
2月10日,福田法院第25庭的法槌敲响了疫情期间网上开庭第一槌。截至2月27日,福田法院通过深圳移动微法院、粤公正和“巨鲸”智平台三大智能庭审平台网上开庭123次,审理案件350件。
市公安局福田分局经侦大队民警赖志强,在防控期间接到一宗涉金融犯罪案的调证任务。案情复杂,涉及五六百个账号,光是核查都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赖志强和同事等到银行营业点开业后,先后跑了半个多月,来回反复核对,终于完成相关证据调取工作。“我们要用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效率拿出证据,保护群众财产不受侵害。”他感慨地说。
据介绍,今年以来,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福田经侦大队调证队累计调证220单,累计取回调证资料达144单。
福田区还为企业送上法律服务的“及时雨”,“火线”建立应急公共法律服务机制,设立服务专线,组建应急律师服务团,帮助辖区企业了解和掌握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帮助企业化解劳动用工合同、租赁合同、经济合同纠纷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此外,该区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疫情期间志愿法律服务,纳入社区联防联控“安心行动”,为群众提供优质公益法律服务。在市法学会指导下,福田区法学会联合公益法律服务社会组织,招募86名法律专业志愿者,开设“防疫抗疫法律援助服务热线”(4000343580),编印形成《新冠肺炎防控期间简要法律知识问答集锦》八个体系篇章,为社区居民、医护人员、学校人员、劳动者、企业等各类主体法律需求答疑解惑,截至3月4日,已解答房屋租赁、薪酬待遇、劳动关系、金融借贷、复工复产等问题120余件。
牢牢把握法治“压舱石”和稳定器,福田政法机关扛起严密防控和稳定发展双目标双任务。强化法治理念,创新法治方式,提高依法防控能力,充分释放政法领域改革效能,为疫情防控筑牢法治堤坝。在疫情防控和保“六稳”上双向发力,切实注重审判改革成果转化和应用,优化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依法保护的营商环境。提升移动微法院、网上检察服务、互联网公安平台的服务效能,切实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便利条件,贡献政法力量。
法者,治之端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更是保证疫情防控科学有序的前提。
相信在这场备受关注的“大考”中,福田区一定能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双胜利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笑言 文/图)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