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打造平安和谐稳定“美丽大鹏” 大鹏新区政法工作满意度连续三年全市排名第一
时间:2020-03-09  作者: 来源:深圳特区报

W020200310585546391028.png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大鹏新区全体政法队伍在新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担当,冲锋在前,夜以继日奋战在交通路口(卡口)检测站、社区(网格)排查、路面巡查等防控疫情最前沿。政法办机关干部、公安干警、网格员等积极投身新区抗击疫情先锋队,为辖区外来人员管控、社区封闭管理、科技防控疫情、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支持和服务。

肩负着维护辖区平安和谐稳定职责的大鹏新区政法队伍,是经受住种种艰难困苦严峻考验的战斗集体。多年来,他们以对党对人民的忠诚时刻践行着初心和使命:面对多样化的社会矛盾、违法犯罪、维稳重任,面对社会治理新形势和群众对平安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山竹”等突发灾害,他们勇往直前,铁拳出击,精细治理,周到服务,赢得了辖区群众的肯定与赞扬,在广东省2019年开展的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调查中,新区实现政法工作满意度、平安创建知晓率两项指标全市排名第一,平安创建参与率、扫黑除恶知晓率、安全感提升率和满意率四项指标全市排名第二。其中,政法工作满意度实现连续三年全市排名第一。

过去一年,大鹏新区政法系统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字当头,“实”字托底,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和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新区发展大局积极构建政法工作新格局:政法办牵头组织维稳综治各成员单位,加强联动机制建设,扎实开展专项治理,同时,积极推动大鹏检察室正式运作,不断完善公证办证窗口、知名律师事务所、专业医疗调解室等法治元素;大鹏公安分局重拳打击犯罪,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深圳海警局大鹏分局严守大鹏海域,打击偷渡、走私犯罪;新区纪检监察部门、大鹏检察室,严查党员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筑牢反腐倡廉铜墙铁壁;龙岗法院大鹏法庭高效办案,深入调解,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一系列“组合拳”的频频出击,推进新区政法工作机制更加成熟、维护政治安全更加有力、扫黑除恶更加深入、社会面管控更加严密、社会治理更加精细、法治氛围更加浓厚,为新区建设高质量“美丽大鹏”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2020年,大鹏新区政法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大鹏新区党工委工作要求,以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力做好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安保维稳工作为主线,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着力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为深圳建设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标杆城市做出大鹏贡献。

1

关键词 稳定

党工委高位统筹建立联动新格局

治理、排查、调解源头化解各类矛盾

稳定服务大局,稳定推进发展。2019年,大鹏新区党工委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承前启后的重大历史节点上,围绕“美丽大鹏”建设,高位统筹全局联动,建立起“政法牵头主抓、部门联动参与、群团组织助推、街道属地落实”的政法工作格局,全面开展矛盾排查、专项治理、纠纷调解,有效维护了新区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被动防”为“主动排”。新区完善风险隐患排查预警机制,统筹公安、司法、综治力量,组建5000人“义警”队伍,以网格为单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将预警、预判工作做在前面,实现“全时段、全方位”信息搜集研判。突出强化区街联动、部门联动,落实三级台账制度,及时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累计调处案件1008件,调解成功率99.5%。

“信访案件做减法”、“群众满意做加法”。新区政法办梳理社会矛盾和信访线索,组织开展13个专项治理,用好“信访指挥棒”,督促主管部门牵头、属地配合,联合接访,推行领导包案、信访听证、责任部门直接听取群众诉求等措施,从源头上化解了一批矛盾,圆满解决了一批信访案件,推动一批积案得到解决。其中,“信访保民生促稳定”专项治理,推动多项民生惠民工程,年内推进4个历史遗留统建项目开工建设。据统计,新区2019年依法处理各类信访事项572宗,办结率100%,群众回访满意率达61.3%,化解了信访积案、难案27宗,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2

关键词 平安

重拳出击打击黑恶势力声势浩大

人防技防实现辖区社会治理覆盖

扫黑除恶不单是一道惩治犯罪、维护治安的考题,更是一套维护社会公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治理的综合性试卷。为了交出圆满的答卷,新区党工委会议、管委会常务会议、扫黑除恶领导小组会议先后14次听取扫黑除恶专题汇报,新区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重大事项,分管领导靠前指挥、一线督办、现场调度、具体推动,开展督导40余次。

扫黑除恶务必做到横到边、纵到底。新区党工委组织纪检、组织、政法、公安各部门,按照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的思路,深入一线,聚焦基层选举、集体经济、侵占林地、违法建筑等问题,同时,以行业乱象为线索,落实市场准入、规范管理、动态监管等措施,推进治理行业乱象由治标向治本、治根转变;推动基层反腐、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不断深化,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平安是基础,平安是基石,平安是经济发展的保证,也是辖区群众共同的期盼。2019年,新区以“平安大鹏”建设年为契机,向科技要警力、用科技手段创建平安大鹏,加快“雪亮工程”二期项目建设,新建高清一类视频2500个,增长200%;人像识别探头600个、高空瞭望探头30个,分别增长600%和500%。

资源联网共享,视频高清覆盖。新区在“雪亮工程”建设中,试点引进了国际领先的AI多模态视觉超分辨核心技术,以“1+N”模块,筑造校园安全“全区域、重时段、多层次”的主动防御体系;高质量完成“城中村”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法人)的数据信息的核实与采集,实现了综治网格化管理100%覆盖,“省综治信息系统”100%覆盖,系统基础数据网格员100%认领,综治视联网会议系统100%连通,“雪亮工程”公共安全视频100%共享。

硬件设施逐步完善,软件管理高效实施。围绕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医院、平安景区等建设,探索“一核同心圆”社区治理模式,在下沙社区进行居民自主治理试点,搭建“议事委员会”和“志愿服务委员会”两个服务型自治平台;在鹏城社区开展行业共同治理试点,搭建“鹏城社区共同治理联盟”平台,引导居民、志愿组织、旅游协会、民宿协会、食品质量促进会等行业组织与社区党委联动合作,实现“政府治理+社区治理+行业自治+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多元主体整合。一年中,新区全面巩固了120个安全文明、平安小区建设,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景区实现全覆盖。与此同时,各办事处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涌现出葵涌办事处的“信访直通车”、大鹏办事处的“开放式党建大考场”、南澳办事处的“社区五老”调解队等基层自治创新典型。

天罗地网铺就,犯罪无处遁形。2019年,新区110刑事治安总警情下降12.8%,破案率同比上升11.5%,八类严重暴力案件破案率100%。

3

关键词 法治

突出大鹏特色走出生态法治新路

依法治区推进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法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是衡量社会公平的天平。2019年,新区加快推进法治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建成新区司法行政指挥中心,设立全市首个环境资源法庭,大鹏检察室正式揭牌运作,有效畅通了“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突出大鹏特色走生态法治新路,是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亮点和基本路径。新区坚持“改革法治化、制度系统化、主体多元化”的基本思路,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目前,新区率先建立了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开展重大行政决策生态环保合规审查试点、构建首个湾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编实”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动态监测制度、构建生态资源环境一体化监管体系、建立生态环境考核问责制度、建立生态货币补偿制度、设立全省首批环境司法鉴定机构、建立“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专业运作”的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机制等,为新区实现生态法治提供了保障。2019年,全市首个环境资源法庭落户大鹏,实现深圳市涉环境资源类案件民事、刑事、行政一审案件“三审合一”。

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前提和保障。2019年,新区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先行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规范了决策前、决策中的各项程序,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首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共清理文件109件,为营造更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提供保障;强化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落实未经法治审查不得报决策机关讨论决定的要求,法律专务对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各类领导小组重大决策提前介入,出具意见400余份,法律意见2300余条,有效预防了决策风险;实行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新区规范性文件连续5年备案通过率均达到100%。

一年来,新区持续开展法治大鹏社区行、景区行、校园行等活动,以普法小学堂、微课堂、青少年模拟法庭、情景剧、有奖问答等形式,实现了社区、景区、校园普法全覆盖,并先后建成禁毒教育基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葵涌宪法主题公园等法治文化阵地,在各社区、居民小组设置法治专栏,实现“一街一法治文化阵地”“一社区一墙一窗”全覆盖,省级民主法治社区创建率达到100%。防范工作方面,精心打造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南澳月亮湾反邪教公园、大鹏较场尾反邪教主题灯箱等阵地,新区无邪教示范区创建工作已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4

关键词 服务

服务社会发展服务民生发展

优质公共法律服务覆盖辖区

政法机关肩负着打击犯罪惩恶扬善神圣使命,也承担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职责任务。2019年,新区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制定实施了《大鹏新区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建成了以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3个办事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触手、25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基础,覆盖全新区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组织网络。率先将政府购买社区法律顾问权限下放基层,统筹新区法律顾问、社区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成立法律顾问团,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

针对法律服务的短板,新区与坪山公证处携手,设立了大鹏新区办证窗口,辖区群众实现“足不出区”现场出证;引进新区首家律师事务所,实现新区律所“零的突破”;以市区合作的形式挂牌成立新区首个医患纠纷调解专业工作站;开辟了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持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共计143宗、受援人数275人;组织专业律师团队深入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30次,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瞄准基层治理难点、痛点、堵点,实施“头雁领航”“服务提升”“五事争先”3大行动,设立“促进居民关系融洽和睦服务室”,成立“矛盾化解评审团”,将法律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

在保证公共法律服务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新开展特色法律服务。在全市率先成立民宿、旅游纠纷人民调委会,依托海警执法开设“海上边防派出所流动调解室”,设立全市首家道路交通领域个人品牌调解室“小姜调解工作室”,创建全市首个人民调解露天平台——“榕话亭”。

围绕高效、便捷、畅通三个服务标准,完善“诉调对接”“访调对接”联动工作机制,创新“信访听证+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成功调解了多起影响较大的信访案件。

针对特殊服务对象,成立首支社矫“阳光志愿服务队”,通过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个性化、人性化管理,综合运用教育、感化、管理、心理疏导等手段,提升社区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质量。

打造“舒心驿站”心理咨询服务站,加快心理健康服务阵地、资源的建设和共享。邀请专家团队驻点,每周二、四、六定期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帮助群众纾解情绪压力、调适家庭关系、改善生活质量。已累计直接服务群众7000余人,成为辖区群众缓解压力的“开心驿站”、党政部门与群众的“连心驿站”。

(王艳文)

数说2019大鹏政法

●政法工作满意度全市排名第一;

●平安创建知晓率全市排名第一;

●平安创建参与率全市排名第二;

●群众安全感全市排名第三;

●公安工作满意度全市排名第二;

●扫黑除恶知晓率全市排名第二;

●扫黑除恶安全感提升率全市排名第二;

●扫黑除恶满意度全市排名第二。

要闻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