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荣 通讯员 吕静
传统财产评估都是由执行法官、评估人员以及双方当事人前往财产存放地,对财产进行现场勘验、拍摄照片、书面记录,再由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受到疫情影响,人员出行受阻,特别是跨省、跨市存放的财产更是不便,而且多人聚集也存在感染风险,传统的现场评估难以实行。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探索远程视频模式进行财产评估,为挂网拍卖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打破了疫情对财产评估带来的阻碍,确保执行财产依法处置正常进行。
据了解,宝安法院沙井法庭法官刘锐在办理一起案件的过程中,虽然无法查找到被执行人,但是查扣到一辆汽车,而且具备拍卖处置条件。但是,这辆汽车存放在海南省海口市,由申请执行人负责保管。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各方人员都无法前往海口进行现场评估。刘锐在征求当事人和评估机构意见后,决定尝试远程视频模式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时间通知了各方。在他的指导下,申请执行人、评估人员均注册广东法院案件办理平台账户(即微信“粤公正”小程序),并做了手机视频连线模拟。
3月3日上午10时许,在刘锐的召集下,申请执行人、评估人员均如约登录上线,简单测试后,视频画面、语音都流畅清晰,评估可以正常进行。申请执行人在法官和评估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手机摄像头对评估车辆进行全方位拍摄展示。
法官和评估人员详细了解了车辆的现状以及各项指标数据,达到了现场评估同样效果,整个评估过程还同步录音录像并形成电子数据存储,随时可以调阅核查。
借助远程视频模式,刘锐已经完成了5套房产、1辆汽车的评估工作。
宝安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防疫期间需要避免人群聚集的特殊情况下,利用远程视频方式足不出户完成现场评估勘察,既降低了疫情对执行工作特别是财产处置环节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减少法官、评估人员、当事人出差成本、时间花费,真正让执行变得高效、便捷、安全。这种模式在今后处置异地存放财产时,同样可以适用。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