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退休年龄的临时工工作受伤如何维护权益?
近日,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居民舒先生的母亲临时在社区一家户外拓展公司帮做农活时跌倒受伤,公司方送医住院治疗出院后,双方对后续赔偿意见分歧较大。社区“法律明白人”肖春阳知晓后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调解一开始,公司方表示其母亲只是临时帮工,双方非劳动关系。称出事后其母亲表示无碍,是公司方坚持要第一时间送医检查,且已经主动垫付住院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费,在伤者住院期间也有探望慰问,因此认为公司已履行大部分责任,出院后额外的赔偿金额不应该过高。
经社区“法律明白人”前期沟通调解,公司方调整赔偿金额后不愿再让步,并称家属不接受就走法律途径。但赔偿额离舒先生一家心中预期还有不小差距,调解陷入僵局。
在后续调解沟通中,舒先生表示,其母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进行工伤鉴定很困难。虽然出院了但受伤部位仍有后遗症,需要静养。父亲常年酗酒不顾家,出事后自己辞职照顾母亲,已经半年多没有工作,积蓄所剩无几,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无法再等待较长的诉讼过程。言谈中甚至流露出轻生的念头,希望能帮助继续调解。
听到当事人的遭遇,社区“法律明白人”联合警务室等相关部门约定双方再次进行现场调解。
在当天持续4个多小时的调解中,调解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改变了公司方“不接受之前的赔偿额就走法律途径”的想法,愿意再适当提高赔偿金额,同时也向舒先生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并结合医生诊断意见,做通舒先生一家思想工作。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署调解协议。
"谢谢大家,我的家庭可以慢慢回归正常生活了。"
事后,舒先生将一面印有“为民排忧,心系百姓”的锦旗送到黄麻布社区工作站,表达感谢。
“前后三次电话调解,五次现场调解,同多部门联通互动,最终看到双方握手言和,我们也感到由衷的高兴。化解的只是一桩纠纷,但挽救的可能就是一个脆弱的家庭。”
社区“法律明白人”肖春阳表示,类似的矛盾化解案例还有很多,在长期的实践锻炼中,自己总结出“三心工作法”:
有信心,相信绝大部分矛盾纠纷是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的; 具备同理心,通过深入的情感交流,表达对双方的同情和理解; 保持耐心,通过多次协商谈判,引导双方从实际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法律释明、情感沟通和协商谈判的作用,引导当事方从实际出发,理性解决矛盾纠纷。争取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真正做到为居民解忧,促社区和谐。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