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法治政府建设巡礼 通讯员供图
“条例+办法+指引”打造前海特色规则体系
立法是法治化营商环境重要保障和引领,前海形成了“三条例两办法”作为基础性立法格局。以《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条例》《深圳国际仲裁院条例》为三大条例,加上正准备修订的《前海深港合作区管理局暂行办法》和《前海湾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巩固前海既有改革创新成果,破除发展瓶颈,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前海法治大厦 通讯员供图
与国际接轨,建立多样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前海建立多元化国际化纠纷解决机制,设立全国第一家按法定机构模式治理的仲裁机构——深圳国际仲裁院。国际仲裁院率先聘请境外仲裁员,仲裁员覆盖7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境外仲裁员385名,占41%,仲裁员结构国际化程度为中国最高,率先开创中国仲裁裁决按照联合国《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在境外获得承认和执行的先例,裁决在海外普遍获得执行。2020深圳国际仲裁院全年共受理仲裁案件7453宗,涉案争议金额合计人民币616.29亿元,涉及23个国家和地区。
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也在前海聚集。全国11家粤港澳合伙型联营律师事务所有6家在前海,华南地区唯一两家外国律师事务所通过前海设立驻粤代表处。同时,前海还设立自贸区内全国首个公证处-前海公证处,探索合伙制改革,首创初审和双重审查等管理制度;设立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了快速高效的知识产权侵权假冒监测和调处机制,以“互联网 ”和大数据分析作为基本的方法手段,实现快速传递、反馈、加工和处理举报投诉信息,缩短权利人的维权周期,提升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精确度和办案效率。
提供前海实践,构建独一无二司法保障体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一直以"敢为天下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精神,坚持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努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成为展示我国法治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和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窗口。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国际商事法庭落户前海,司法终审权在前海落地;深圳知识产权法庭、深圳金融法庭在前海挂牌成立,在科技创新、金融创新方面,为前海提供法治化营商环境;前海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综合性司法体制改革示范法院;前海蛇口检察院是全国首家自贸试验区检察院。截至目前,前海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集商事、金融、知识产权、海事等门类齐全的专业审判机构布局。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