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司法局心系民生坚守法治初心
做法治建设“领跑者”交优异司法答卷
深圳市司法局启动“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倾听老百姓的服务诉求。
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长蒋小文带队“快闪”普法,向市民发放口袋书。
市民拿着“扫黑除恶”口袋书,浏览内容。
“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就是我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深圳市司法局坚守法治初心,聚焦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依托统筹全市法治资源,以高质量立法保障和促进发展,精心管控政府法律风险,精准推送优质公共法律服务等。在具体行动中,深圳市司法局结合实际主动作为,在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中争做“模范生”“领跑者”,在大湾区法治建设、法治化营商业环境等领域争做“突破者”和“解决方案供给者”,以扎扎实实的成绩交出优异的司法答卷。
护航营商环境
立法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了给民营企业提供更贴心的法律服务、更良好的产权保护、法治化国际化程度更高的营商环境,深圳市司法局通过加强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的建设,促进营商环境更加稳定、透明、公平、可预期。
在涉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近两年来,深圳市司法局积极推动《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深圳经济特区食品安全监督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多项重点领域法规、规章顺利出台,同时在推进深圳市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网络食品交易监管、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提供了法制保障,以立法推动全方位改革。
日前,深圳市司法局公布《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若干规定》),通过法治化手段,破解当前营商环境痛点难点问题。《若干规定》提出,深圳将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聚焦市场主体反映突出的市场准入、企业开办、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方面办事难、办事慢、多跑腿等问题,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行一窗受理、全网通办,全面推行“证照分离”“多证合一”“照后减证”。同时,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明确监管责任,推动政府管理真正转向宽进严管,并明确列出12条违反规定的行政行为。在优化公共服务方式上,通过统一政务服务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政策宣导、业务查询、网上投诉等服务。此次立法对审批服务方式、公平竞争机制、公共服务方式、监管和执法方式等着力创新,在市场准入、优化审批、规范服务、加强监管等方面有不少积极举措。
服务“一带一路”
全国首个“一带一路”法治地图上线
深圳是经济外向度非常高的城市,已连续25年进出口排名全国第一,企业“走出去”也已形成相当大规模。可是影响中国机构和企业“走出去”的障碍,除了认知能力和资源的差别外,最主要的是对域外法律的不熟悉。为做好涉外法律服务,由深圳市司法局指导,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组织策划的“一带一路”法治地图应运而生。
2019年5月,“一带一路”法治地图在深圳上线。这是全国首个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型中文法律数据库,标志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法律查明线上线下联动新模式开启,将为商事主体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商事争端解决方案,为“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法律智慧。
该法治地图收录法律、法规、判例近600部约600万字,建设内容包括提供64个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领域微观法律检索服务、出版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查明出版物,建设宏观法治平台介绍宏观投资环境,致力解决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语言不畅等信息不对称情况所引发的系列法律问题。
扫黑除恶
口袋书普及扫黑除恶知识点
“什么是黑势力?什么是恶霸?大家遇到这些黑恶势力的时候,该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今年,深圳市普法办、深圳市司法局为提升广大市民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认同,让市民了解其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编印升级版扫黑除恶口袋书《扫黑除恶 靠您靠我》,并组织普法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向市民进行派发,市民也可扫描二维码下载口袋书电子版。
有别于以往的法律条文,扫黑除恶口袋书是一本普法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版式设计活泼,书体轻便,可以随身携带,方便阅读。在深圳繁华街市和各大商圈,市普法办和市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多次走上街头,开展别开生面的“快闪”普法活动,向市民宣讲扫黑除恶要点并发放普法口袋书。
“您可以多留几本,给身边人传阅。”在世界之窗地铁站内,普法工作人员热情地宣传扫黑除恶知识,不少人纷纷停下脚步翻阅口袋书。市民陈先生一次拿了10本口袋书,说要带回去分发给同事、家人和朋友。他说:“对于华强北而言,扫黑除恶能优化我们的营商环境,保护我们商家和各个卖场开办者的合法权益。”深圳市普法办副处长凌旭介绍称,《扫黑除恶 靠您靠我》口袋书,这两年已发放数十万册,市民群众还可以通过0755-61822222举报涉黑涉恶行为。
司法便民
让法律信息借助移动互联网“跑起来”
想知道在你附近的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吗?如今,只要手指点一点,深圳市民就可在家门口对接法律需求。近年来,深圳市司法局在全国首推深圳法治地图,市民通过信息查询导航,就可找到离自己最近的法律服务机构及人员信息。
深圳法治地图是深圳市司法局搭建在微信平台上的公共法律服务移动互联窗口,集成了全市1673家法律服务机构、7813名法律服务人员、900多名社区法律顾问和200多名法律援助签约律师的相关信息。除向广大市民开展免费的在线法律咨询服务外,深圳市司法局还在深圳法治地图开通运营律师服务、公证服务、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仲裁服务、司法考试、法制宣传、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等多个版块,每个版块包含服务指引、数据查询、办事咨询、办事预约、网上办事以及投诉服务等功能,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法律难题。通过数据开放,市民还可获取全市法律服务从业机构、人员的诚信数据。
目前,深圳市司法局正与国家超算中心深圳中心紧密合作,借助海量计算资源快速响应市民的访问请求,让法律信息借助移动互联网“跑起来”,为市民带来更精准、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此外,为了倾听群众服务诉求,接受批评意见,深圳市司法局启动深圳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领导干部接待日”工作,局领导、处领导均参与值班和接访工作。6月20日,市民李先生和深圳市司法局局长蒋溪林“零距离”交流后,非常满意地说,“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非常好,拓宽了老百姓的表达途径,真正做到让老百姓的诉求有处可诉”。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