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吕静 广东深圳两级法院8日上午在宝安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胡志光,宝安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马文权,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科技信息处处长范列,以及部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司法监督员等参加了发布会。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上,范列传达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北京互联网法院等7个法院为开展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案件归档方式试点单位的通知》。《通知》指出,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宝安区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开展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案件归档方式试点单位。值得一提的是,全国法院范围内只有7家法院被确定为试点单位,宝安法院是广东省唯一一家基层法院。
马文权就宝安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及无纸化办案的相关情况作了经验介绍。宝安法院去年制定了《宝安区人民法院开展无纸化办案工作方案》,提出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目标,并逐步构建无纸化办案及电子卷宗应用管理“1+7”制度体系,逐步分类别、分模块、分步骤开展无纸化办案的探索。
依托广东省诉讼服务网试点平台,建立了多平台数据一体化对接体系,实现实时交互数据,全面铺开网上立案,升级诉讼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开通“云柜”系统。2018年,宝安法院网上立案平台受理民商事案件30164件,占比达82%,提供线上咨询、查询服务3万余次,极大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基本消除了常年存在的立案排长队的现象。
构建远程调解体系,基本实现了线上一体化操作,诉前调解申请、司法确认申请线上提交收转,调解案件信息化管理,并根据需要远程视频调解,调解文书系统自动生成、网上送达,诉调对接一键移转立案。2018年,宝安法院导入“融平台”诉前联调系统的民商事案件共计26198件,成功调解4142件。
上线“执保通”平台,保全案件通过网上申请立案,即时移送保全,立即启动执行,自动生成文书,适时反馈结果,诉讼保全案件流转时间由1至3天缩短至1小时。上线至今,宝安法院已通过平台办理保全案件10476件,整体效果良好。
上线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将归档案卷通过扫描等方式完成电子转化,目前已将42万宗归档案卷转化成电子档案,从结案端实现档案电子化,实现了上诉案件无纸化移送和院内线上阅卷;同时上线网上阅卷平台,实现了案件当事人、诉讼代理人通过互联网、微信等渠道进行远程阅卷、打印、下载案件档案。
此外,宝安法院还实现了法律文书自动生成、自动纠错,使民事简易速裁当庭宣判案件100%完成裁判文书当庭生成并送达;实现刑事简易速裁案件远程视频庭审率达到100%;引入科大讯飞语音转录系统,运用深圳中院E键送达平台,实现执行文书生成、送达、留档一键完成;建成宝安法院大数据云平台,对审执数据实时采集、监控、分析,实现审判管理数据化。
下一步,宝安法院将按照试点要求,系统总结经验,努力攻克技术难关,进一步理顺流程衔接,完善系统功能设置,打造“集约管理、跨界融合、深度应用”的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及深度运用模式,真正实现全院审执案件无纸化办案的全口径、全流程、全覆盖。
法制网深圳3月8日电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