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形成强大“引力场”
时间:2019-03-09  作者:蔡青 来源:深圳特区报

“不需要政府的时候,感觉不到政府的存在;需要政府的时候,政府就在身边。”

说起深圳的营商环境,这句话总是被频频提及。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深圳市场活力充分迸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全市累计登记商事主体已近320万户,继续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更短!“深圳90”改革大幅缩短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

在深圳光明区光侨路与科裕路交会处东侧的施工现场,深圳市规模最大的公共住房项目正紧锣密鼓建设。

“如果按照传统的报建审批流程和进度,现在我们可能还在打桩。”承建这一项目的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长圳项目部执行总经理廖欠明告诉记者,得益于深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深圳90”改革,该项目14件报建业务在2个月内获得审批,得以在2018年底全面开工,9672套公共住房有望提前交付。

2018年8月1日,“深圳90”改革正式上线,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办理完成,总审批时间将控制在90个工作日以内,将原来的审批时限压缩了三分之二。据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张卫清介绍,2018年8月1日至12月31日,全市各部门共受理3321个工程建设项目8375件业务,其中占用挖掘道路审批业务量占全部审批业务量的20%以上。“深圳90”改革以后,该事项的平均办理时限压缩了70%以上,报建更加简单便捷。

“原本打算花半个月的时间折腾在这个报建上,没想到十几分钟就办完了!” 从事车辆调拨行业的吴吉攀在基本建设综合窗口办理完报建业务后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项目报建需要很多材料,审核花费的时间很长。现在前期可以在网上提交很多资料,省时又省力。”

更快!“秒批”加速民生事项办理

“太快了!感觉只用了几秒钟。”2018年11月21日,深圳市迈迪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戴鹏,仅用6秒时间就完成了原本需要2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该公司成为深圳首家“秒批”备案的企业。深圳市发改委推出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秒批”服务,实现了从人工审批到后台自动智能审批的转变,大大压缩了办理时间。

2019年新年伊始,深圳便推出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引进“秒批”业务,这是深圳继去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引进和落户“秒批”业务之后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据统计,2018年深圳通过“秒批”接收90881名大学毕业生,占大学毕业生总接收人数的83.9%,此次改革将接收群体扩大后,预计每年将惠及20多万名各类来深就业的创业人才。

目前,深圳已在高校应届毕业生落户、高龄老人津贴申请、网约车许可申办、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等堵点痛点领域实现“秒批”事项40多个;计划到2019年6月底实现100个政务服务事项“秒批”, 2019年12月底实现第二批100个政务服务事项“秒批”。

更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信用社会

2018年以来,深圳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建设,《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出台在即……中国政法大学发布的《法治政府白皮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8)》中,深圳在100个参与评估城市中名列第一,得分遥遥领先。

“政府对知识产权的大力保护,让企业更有安全感。”光峰光电负责人李屹说,“深圳营商环境好,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会很快得到查办,给守法经营企业吃下定心丸。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增强企业专注自主创新的信心和重视知识产权的意识。”

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之外,深圳还在信用环境建设方面做出积极探索,率先建立了覆盖全社会、涉及各类企业和个人的征信系统,利用大数据对企业进行信用画像,推进智慧信用监管,并在个人积分落户、保障房申请以及工程招投标等领域推广应用公共信用信息。

在深圳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引进和落户“秒批”正式开通首日,就出现了第一例因信用不达标而导致被拒“秒批”的案例。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预见,今后,信用将成为一种珍贵的资源,信用不好的人,在信用社会将处处碰壁。”


要闻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