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今天的错误不应该成为你人生的终点。希望你能够正视自己的行为,深刻反思,明白盗窃不仅是对他人的伤害,也是对自己未来的不负责任。”
在一宗盗窃案件的庭审中,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法官融入法庭教育,将犯罪事实、法律规定、人情事理有机结合,引导被告人正视自身错误、积极改正。此案后,这名少年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目前已回归家庭和学校,开始了崭新的学习生活。
该案是龙岗法院坚持宽严相济、做好家事少年审判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院积极推进少年与家事审判专业化改革,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点亮法治灯塔,让“未来”不迷航。
2024年11月,该院“少年+家事”“五进普法项目”获评2023—2024年度广东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项目。
家少融合
开拓司法保护新路径
一宗离婚案件,立案后,原告突然申请撤诉,承办法官陈璟了解得知,原被告婚生女以自残的方式阻止父母离婚。陈璟敏锐地意识到这个家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立即协调调解员和心理咨询师介入,了解案件背后的真实情况。案涉孩子袒露了心声,说自残是为了能暂时忘记父母不和带来的情感伤痛。
“孩子往往把父母离婚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因此我们办理离婚案件时一再提醒当事人,不要让大人之间的纷争波及孩子;同时也会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对他的爱不会因为分开而有所改变。我们首先从这个女孩着手处理此案,特别是以浓厚的关爱尽心竭力疏解女孩的心结。”陈璟说道。
由于多方力量从多个角度及时介入该离婚纠纷的处理,最终促使该案达成调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状态。之后案涉父母双方关系大为缓和,孩子也回归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避免了衍生诉讼案件的发生。
家事纠纷与未成年人保护具有互补性,龙岗法院始终坚持家庭和谐为本位的审判理念和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审判原则,全面总结实践经验,推动家事审判和少年审判在审判职能上融合发展,发挥独特作用,开启一体化保护未成年人司法工作模式。
此外,该院还专门组建了少年家事审判团队,实现刑、民“二审合一”,家事审判与少年审判相互融合,法官除了理清案件本身的法律关系,更倾注心血去关注每一宗家事案件背后的故事、每一个未成年孩子的成长情况,并携手家事调解员、心理疏导员等合力搭建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台,共促矛盾纠纷从源头预防、在前端化解。
法治护航
力求家庭教育指导最优解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是人民法院的法定职责。近年来,龙岗法院瞄准执法办案和家庭教育契合点,将家庭教育理念融入到每一宗案件的审理中,强化家庭监护责任、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审结的一宗离婚纠纷案获评全省“十大家庭教育指导典型案例”。
2024年5月17日,该院与龙岗区妇联共同签署家庭教育指导合作框架协议,同时揭牌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共建基地”“家事纠纷调解中心”,将家庭教育指导、家事辅导、家事调解、未成年人帮教、心理疏导、普法宣传等功能融为一体,建立常态化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联动机制,协力打造“法院+妇联”家庭教育指导合作共建新典范。
此外,在涉及未成年人抚养、监护、探望、家庭暴力等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在开庭时主动向案件当事人释明家庭教育对未成年子女的重要性,若发现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等情形,当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督促其落实监护责任。
对于未成年人实施严重不良行为或犯罪行为的案件,法官对此类家庭的教育情况按照轻微、一般、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在审理过程中安排家长与未成年被告人相见,并分级分类对家长双方进行法庭教育、现场辅导、心理干预、制发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出具家庭教育指导令等多种形式的干预指导,依法纠正其失职行为,帮助其正确认识家庭监护职责。
2024年以来,该院依法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8份,发出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6份,发出家庭教育告诫书2份。与此同时,在法庭之外,该院还广泛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学校,开展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宣传活动,以司法之力护“未”健康成长。
多元联动
拓宽法治宣传覆盖面
龙岗法院筑牢青少年保护和法治宣传阵地,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真正在“小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做好普法宣传“大文章”。
该院以人民法庭为基点,有序推动辖区青少年保护基地设立工作,成立集教育、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深入开展法治教育社会实践,加大司法保护力度,强化思想道德建设,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目前已有6个法庭与6所学校合作共建青少年保护基地,选派8名优秀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积极履职尽责,助力校园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此外,该院还整合多方资源,通过法治进校园、进现场、进课堂、进社区、进网络“五进”形式,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普法矩阵。“法护未来 润泽万家”的“少年+家事”五进普法项目获得省级表彰。项目实施以来,共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旁听庭审进现场、法治讲座进课堂、普法讲座进社区、法治课堂进网络等活动58场,受益人数达33万余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龙岗法院将继续多措并举提升少年与家事审判的规范性、创新性、延伸性和预防性,不断优化和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延伸审判职能,用法治力量和司法温情助力幸福家庭建设,倾情守护万家灯火。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