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2月23日版面图
集全社会之力托举一个孩子,是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格局的鲜明特征。五年来,全国检察机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就未成年人保护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以依法监督的“我管”,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的“都管”,通过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入职查询等机制,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让“1+5>6=实”。 印记未检 2018年10月 最高检向教育部发送高检建(2018)1号检察建议书。 2020年5月 最高检和国家监察委员会、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卫健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 2020年8月 最高检联合教育部、公安部共同制发《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 2021年5月 最高检、全国妇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印发《关于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 2021年6月 2021年10月 最高检联合团中央下发《关于开展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的通知》,在80个地区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 2022年10月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人民检察院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 最高检部署开展“检爱同行 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
强制报告制度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施行以来,全国检察机关通过强制报告,发现、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000余件。 通过“每案必查”机制,倒查发现相关责任主体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后,推动追责700余人。 六大保护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了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法治副校长 1 2018年9月至2022年9月,最高检检察长张军作为北京市第二中学的法治副校长,先后5次为该校师生讲授法治课。 2 2019年以来,最高检先后出版《大检察官法治课》《大检察官法治课2》《法治进校园精品课程》等法治副校长授课教材,供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学习参照。 3 2020年11月,最高检召开领导干部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会议。 4 2022年1月,最高检联合教育部发布《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规定》。 5 截至2022年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有3.9万余名检察官在7.7万余所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实现四级检察院检察长全覆盖。
2022年7月,重庆市綦江区检察院“莎姐”检察官走进社区开展普法宣传。
检察故事 “考”家长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创造良好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车辆工厂总装检测车间 “王涛班”班长、首席技能师 王建清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2022年,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各地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制发督促监护令与家庭教育指导相结合等方式,打出“训诫+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组合拳,推动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 我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与妇联、关工委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针对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开展积极探索,不断细化框架、充实内容,合力做好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促进和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幸福地生活和成长。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