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煌上门登记居民信息。
“他跟刚开始的时候变化太大了。刚来的时候腼腆,话都不敢说,现在锻炼出来啦,特别能说会道。”龙华区龙华街道清湖网格站站长刘兴看着杨锦煌,对杨锦煌的变化赞不绝口。544间套房、管理人口将近一千,杨锦煌管理的片区包括清湖社区新村和老村部分,情况差异大带来的更是管理难度的增加。清湖网格站有近50名网格员,是杨锦煌每一天的努力和成长,让他从初出茅庐的新人成为现在独当一面的骨干。
“小兵”变成“主力干将”
杨锦煌是一个人来深圳的,在陌生的城市没有家人陪伴,刚刚接触网格员工作,他总有些畏手畏脚。刚做网格员的一个夜晚,杨锦煌一个人去登记信息。在敲到一家住户的时候,他听到屋内有声音,但没人开门。为了尽早收录这户信息,他没有走开,一直守在门前,一听到里面响动就连续不断地敲门。突然“嘭”的一声,一只酒瓶子砸在门上,同时传来住户骂骂咧咧的声音。
初出茅庐的杨锦煌被这一粗暴的行为吓到了,内心慌张不已,但不能不对住户进行登记。于是,他飞快地跑到楼下找社区巡警,拜托民警一起跟他上门登记。在民警的陪同下,住户打开了门。杨锦煌看到一个个头很高的壮汉对民警好言好语,并且很快配合完成信息登记。这件事情过后他知道,要与住户搞好关系是一件长久且艰难的事情,不仅要让住户接纳自己还需要社区各方管理人员的帮助。就这样,杨锦煌开始了“小兵”征程的路。
这一干就是八年。“当年的徒弟,现在的师父。他已经是我们的主力干将。”刘兴对杨锦煌的成长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是老大哥,带我走。”说起自己的队长,杨锦煌都是感恩之情。在队长手把手的教导下,杨锦煌学会看到住户就亲切地叫“阿哥”“阿嫂”,平常与家庭住户一起谈论家庭琐事,拉近彼此距离。
在杨锦煌眼里,这是自己的责任,也是自己的处世之道。特别是住在格子里面的孤寡老人,常年一个人生活,杨锦煌会时不时给老人带去水果陪他们聊天,天冷时叮嘱老人多穿衣服。杨锦煌心里把大家当作一家人,谁有困难他都会拉一把。在住户眼里,杨锦煌已经从原来的楞头青变成他们所信任的、所爱护的好小伙、好兄弟。
“打仗”方法靠自己
做久了网格员,杨锦煌也悟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去年,他例行登记住户信息时,一住户拿着自己的身份证给杨锦煌检查。这时,杨锦煌敏锐地发现这个人的相貌跟身份证上面的照片出入很大。杨锦煌再次确认照片和住户的样貌,他死死盯着住户的眼睛,一再询问身份信息。终于,在强压下这个人的眼神开始躲闪,言辞也开始变得吞吞吐吐。杨锦煌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于是把他带到派出所,在民警的调查下发现该住户是登记在册的问题人员。“一个人的眼睛是骗不了人的,眼睛真的很重要。有时候,我就盯着那些住户说话,一般说假话的人眼神就会躲闪。”
日常工作完成后,杨锦煌并没有闲着,他会一个个检查住户的登记信息,查看每个人的电话号码是否存在、是否真实。然后再以上门登记信息为主,以电话联系为辅的工作方式,做到每家每户登记信息全面,电话信息准确无误。建立了通畅的通讯录,不仅提高了登记工作的准确性还大大提升了工作速度。
“深圳是个开放包容的城市,这也意味着城市流动人口、出租人口多。我们既然做了网格员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让大家能有安全的居住生活环境,没有后顾之忧在城市奋斗。”此时在杨锦煌的眼中,是对未来住户们生活更好的希冀。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