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直的身板,依旧有他当年在部队的模样,操着一口“湖南普通话”,乐观、爽朗的感觉时常从言语间蹦出,这个脸上堆满了笑容的人,便是黄安友。
黄安友,湖南永州人,1981年入伍,1993年调入组建驻港部队,2004年初转业来到深圳监狱,担任过管教员、内管队副队长、代理教导员、保障中心副主任、纪检监察员等。在从警的15年间,黄安友从慢慢摸索,到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因工作表现突出,荣获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2010年荣立三等功一次。
“得知转业来深圳监狱时,心情有些复杂,毕竟不知道自己会面对怎样的事情。”黄安友坦言,在深圳监狱门口下车后,抬头便看见湛蓝的天空,以及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笔挺的棕榈树,顿时心情豁然开朗,心底疑虑消失了一大半。
报到时,黄安友看到监区“惩罚与改造相结合”的醒目标语,发现监狱工作和部队工作有很大相通之处:都是人的思想教育工作,他便彻底打消心中疑虑,军魂和警魂仿佛重合,在他的身上有着军人血脉的延续,更有着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这就是黄安友从警工作的起点。
拥有军人血脉的人民警察
用黄安友的话来说,从部队到监狱,就是从对军人教育塑造到对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的工作变化。他拥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工作中牢记自身职责,积极进取,力争干出成绩,而在部队多年的政工工作经验,也给他带去“军人”的特质。
22年的从军经验,让黄安友更加善于观察,他很快发现大多表现良好的服刑人员,出发点都是为了评优和嘉奖,在影响不了减刑的时间里便立即消极懈怠,“这样的改造,出去得早,进来得也早。”黄安友说。如何让服刑人员积极主动改造,便是黄安友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他说:“服刑人员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真正积极主动去改造。”
黄安友选择慢下来,发挥自己的优势,频繁地找服刑人员谈话聊天,通过举例让服刑人员换位思考,就这样,用点点滴滴的渗透,将犯罪行为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的影响让服刑人员切身感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去化解心中症结,让服刑人员从心底认知自己的错误,每个经过他谈心教育的服刑人员的思想均能良性转化。
一开始,黄安友也是在探索,但数据显示,通过他细水长流式的教育改造,在他任职监区分监区长期间,所在分监区是整个深圳监狱内最平稳的分监区之一。为此,结合服刑人员的改造心得,撰写并发表了《深刻认识犯罪的危害,积极主动改造》,帮助服刑人员深刻认识自己犯罪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的危害,从服刑人员的内心深处进行改造。
而服刑人员张某便是被成功教育改造的人之一。
服刑人员张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他有5年从军经验,有着自己的一套管理思想,入狱后在监区表现优秀,成为协助管理车间的大组长。黄安友在这时调入该分监区任车间主任,和以前一样,他喜欢和服刑人员谈心,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一次,在和服刑人员的交谈中,黄安友发现张某存在违规行为。原来,张某平时会让其他服刑人员帮他购买方便面、生活用品等,并没有打算归还。久而久之,服刑人员对张某怨声载道,碍于他大组长的岗位,没有人敢说。
黄安友面对有过从军经验的张某,以一个“老班长”的身份语重心长地指出张某存在的问题,交谈过后,张某笃定自己可以改变,黄安友便二话不说给他半个月时间。
半个月过后,黄安友主动找到张某让他汇报情况,张某吞吞吐吐,显然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黄安友便前后5次苦口婆心和张某沟通,最终让张某从协助管理12个监仓的大组长调至管理一个小监仓的小组长,前后环境的变化、周围人的态度立即让张某感到不同。这时,黄安友及时出现积极引导,张某从内心信任了他,经过几个月的改变,张某做事积极,慢慢又成为了生产组的大组长。
更值得高兴的是在张某担任生产组大组长期间,认真学习,前前后后管理好每一个生产环节,自己有了很大的提升,领班师傅都做不过他。在张某即将出监时,光明区某电子厂就已经向他伸出橄榄枝,一出监他便成为了该公司的生产部经理。
军人血脉中流淌着的责任、纪律、担当,让黄安友在岗位上愈发有厚度,他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应尽的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工作中的黄安友
以身作则,开垦心田的“老黄牛”
面对服刑人员的黄安友,他耐心、细心、暖心,对待身边的同事,他更像个老大哥,毫不吝啬自己面面俱到的关心。
在深圳监狱,很多人都听说过黄安友的“看家”理论。他认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庭不和谐,工作绝对做不好。遇到有些年轻干警不懂得关心家人,家庭矛盾时有发生,在工作岗位上心不在焉,黄安友会主动找他们谈话。
“只有爱家庭的人才能学会承担责任,家庭关系处理好了,第二天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黄安友说,年轻人需要引导,带着情绪工作,对服刑人员也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
黄安友更是严格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在工作上给其他干警树立榜样。在后勤监区乃至整个深圳监狱,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的乐观阳光,“做工作也就好比经营家庭,要把本职工作做好,有职业认同感,才能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能边做边发牢骚,心态变好了,工作就能做好。”他说。
“做好工作”当然不是嘴上说说,早在黄安友担任保障中心副主任期间,他的足迹踏遍了深圳监狱的每一寸土地,他的手头有深圳监狱每栋楼、每一间房、每一件办公设备的维修数据情况,他骄傲地说:“我应该是最熟悉深圳监狱的人。”
而在担任纪检监察员时,黄安友用党性严格要求自己,心存敬畏之心,以身作则,带头做好榜样作用,他说,“在监督别人前,要先做好自己。”
去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他将十九大报告全文一遍一遍细品,认真撰写心得体会,还曾结合监狱创建全国示范监狱的契机,结合司法部提出的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格局,撰写了《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促“双创”》,得到监狱领导高度评价。
来到深圳监狱已经15年的黄安友,现在也颇有感触,“十几年来,深圳监狱的形象在我眼中越发成熟、丰厚,如今的深圳监狱规范化、严格性、人性化、务实性依然如故,较之当年更加厚重,历久弥新。”
在深圳监狱的警队中,转业干部有着相当大的比重,他们都像黄安友一样,退伍不褪色,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不平凡的作用,为深圳监狱的全面建设和创新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