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陈扬:高墙内的心灵引路人
时间:2018-10-24  作者: 来源:深圳市法学会

陈扬,现任深圳市司法局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二所”)心理矫治中心负责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2年大学毕业后便扎根戒毒工作的第一线。

16年来,陈扬扎根二所一直从事与心理矫治相关的工作,以专业心理学知识帮助戒毒人员心理成长,助力许多“迷途羔羊”走上正轨;探索建立从入所心理测评到出所心理辅导的全流程心理矫治机制,不断完善着该所心理矫治体系。

2002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的陈扬并没有选择去学校当老师,而是毅然决然通过考试进入戒毒所。通过与陈扬共事过的同事了解到,陈扬是所内第一个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人。

“刚毕业那会,社会对于心理学岗位需求非常少,而监狱和戒毒所却有专门针对心理学的职位,所以就去考了。”

对于初出茅庐的陈扬来说,进入戒毒所工作并没有过多的顾虑,而是希望给误入歧途的人们点亮心灵的灯。

“戒毒人员可以很快摆脱身瘾,但心瘾却会跟随一辈子。”


从事心理矫治工作多年来,陈扬一直都在探索如何走进戒毒人员心里,与戒毒人员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让他们敞开心扉交流。

曾经有一名戒毒人员王某是河南郑州人,从小父母双亡,由亲戚抚养长大,高中辍学后来深打工,因好奇而沾染上毒品。王某个性内向,自尊心较强,“二进宫”后,其妻子因他屡戒不改,倍感绝望而提出跟他离婚。王某得知情况后情绪低落,本来就少言寡语的他变得更加沉默和封闭,大队民警多次谈话,都未能打开心结,于是申请由心理矫治中心介入。

陈扬在和王某开始接触时,王某也显示出较重的戒备心,但陈扬及时向王某表明自己心理咨询民警的身份,通过多次专业而真诚的沟通,陈扬慢慢赢得了王某的信任。突破性进展发生在一次心理沙盘游戏中。

“在沙盘中,王某摆了房子、床、夫妻二人等生活场景。”

通过沙盘游戏,陈扬意识到王某内心深处很渴望家庭,经进一步沟通,陈扬打开了王某的心扉:父母的离世使王某在遇到自己的妻子后便将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妻子身上,所以离婚对他打击非常大,也使他对未来更加绝望。

为了更好帮助王某走出离婚的阴影,在后来的心理辅导中,陈扬“对症下药”,运用认知疗法、产婆式辩论等方法,让王某慢慢学会了换位思考,懂得应该尊重妻子的选择,也学会了更加理性地看待离婚对自己和家庭的影响,积极地去规划未来,最终走出了自己的心灵困境。

出所后,王某积极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直至现在也仍然与所内的民警保持联系。除了为戒毒人员解决某个情绪和心理问题,陈扬也会关注问题背后的认知和个性原因,帮助戒毒人员在心理咨询中逐渐成长和成熟。

据悉,在陈扬和同事们的努力下,2017年,心理矫治中心开展个案咨询及危机干预累计355人次。二所是广东省较早对戒毒人员开展专业心理矫治的试点单位。2004年,该所就设立了心理矫治中心,致力于从心理上帮助与关爱戒毒人员。

在戒毒人员新入所时期,心理矫治中心都会开展入所适应心理健康课,进行心理健康问卷的测试,建立《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档案》等工作。

作为场所心理矫治中心负责人,陈扬不只为戒毒人员开展心理咨询,还组织中心其他同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评和团体辅导等工作。

“戒毒人员出现问题的最大原因是不被家庭、社会接纳。”

在陈扬看来,家庭以及社会的不认可是促使戒毒人员复吸以及误入歧途的“致命点”,心理治疗中心需要结合专业领域的一些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成果,寻求突破口。

“戒毒所工作场所比较封闭,力量也比较有限,我们也会寻求社会的资源。”

为进一步提升场所心理矫治工作的专业性,陈扬通过多方联络,积极引入社会优势资源,如邀请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专家教授,担任场所心理矫治工作顾问,并为戒毒人员开展戒毒心理团体辅导。

前不久,戒毒人员陈某一直觉得自己身患重病并且到了无药可医的程度,因此表现得十分消极。经过医院的检查过后,陈某身体各项指标均显示正常,但陈某还是一度怀疑自己身患重病。在心理矫治中心介入之后,即便陈扬的数次开导,陈某仍然没有转变态度。

“考虑到戒毒人员的安全,在介入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我们通过与华南师范大学老师取得联络并一同介入。”

在通过沟通后,得知陈某是把自己心理的压力转化为生理的压力而产生焦虑,陈扬与华师的老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产婆式辩论等方法,在充分信任下,让陈某自己与自己对峙。多次开导后,陈某慢慢对自己有了理性的认识,也走出了焦虑。

“作为心理咨询师,彼此的信任很重要,戒毒人员在看见穿警服的咨询师时会提高警惕,社会专业人士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戒毒人员的戒备心。”

除了与高校合作之外,二所还与深圳市龙岗区春暖社工服务社联合开展戒毒服务工作,陈扬与社工们一同为戒毒人员开展心理辅导,职业规划辅助,探索建立从场所到社区的链条式戒毒康复服务。实践证明,多方力量的注入让所内戒毒人员心理矫治工作有了更明显的成效。

戒毒人员林某平时性格较为开朗,但在临出所前的测试中发现他焦虑情绪较严重,《症状自评量表》分数也较高。陈扬对他及时进行了跟踪辅导,

“林某在被抓后已经被公司开除,现在面临出所和再就业,对自己以后的生活较为茫然。”

为了更好帮助林某,陈扬在给他提供心理辅导同时也联系驻所社工,让他参加“无缝接轨”,使林某在出所后能及时得到社区禁毒社工的帮助。

通过陈扬的帮助,林某的焦虑担忧情绪得到了及时的缓解,心里也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2017年心理矫治中心累计建立心理健康档案777份,戒毒人员心理测评率和建档率均达到100%。

现阶段,心理矫治中心把心理辅导的侧重点转向团体辅导。据陈扬介绍,团体辅导一般以10人为一个小组,大家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下围坐一起,团体之间以平等的身份畅谈自己的想法,咨询师则担任陪伴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成员们能够彼此信任,也能让成员体会到团体协作的意义,更贴近社会。”

陈扬说道。的确,戒毒者终将回归社会,而陈扬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正是他们再步入社会的精神支柱。陈扬也希望家庭和社会给予戒毒者更多的包容,让他们好好改造,重获新生。

要闻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