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法院多措并举助力“雏鹰”振翅高飞
时间:2023-02-23  作者: 来源: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1年11月,深圳市委组织部印发《深圳市公务员素质培养“雏鹰计划”(试行)》,为我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指引。深圳两级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审执中心工作,聚焦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构建公务员全链条培养机制,努力为服务保障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提供人才支持。

“雏鹰计划”实施以来,深圳两级法院累计召开30余次党组会研究“雏鹰计划”有关重要事项,将深入实施“雏鹰计划”写入法院工作报告和全市法院工作要点。结合法院专业特点,扎实做好规定动作,高标准高起点推进试点项目建设,突出品牌价值引领,营造浓厚工作氛围,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果,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在全市法院年轻公务员中引发较大反响。

一年来,全市法院共出台“雏鹰计划”相关制度文件44个,开展项目47个,纳入培养对象近900人,组建106个政治学习小组,开办“雏鹰训练营”65期,受训人数1354人次;探索实施岗位说明书制度,完善年轻干警导师制培养模式,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60场次、3458人次参与,助推雏鹰尽快适岗;建立专业积分、多岗位实践锻炼等制度,实施“揭榜挂帅”,选派400余名年轻干部参与攻坚克难任务;探索建立干部领导力评价培养模型,着力提升干部“七种能力”“八大本领”。“雏鹰计划”实施以来,全市法院共提拔、晋升40周岁以下年轻干部417名,12个集体、24名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3名干警荣获“全省五一劳动奖章”,涌现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等一批先进典型,优化诉讼前端改革、深化个人破产试点、出台民营企业服务保障措施30条等制度性举措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助力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雏鹰计划”相关做法被《人民法院报》《深圳组工信息》等刊载,并被人民网、中国日报网等网站转载。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抓好全周期政治建设。建立政治学习“三个第一”制度(第一议题、第一课程、第一科目)。广泛开展政治轮训,出台《深圳法院队伍政治轮训暂行办法》,将政治轮训工作制度化,创新开展政治轮训“每季一讲”,设置两级法院“直播课堂”;依托“深i学”平台,采取“集中授课+个人自学+线上讨论”的方式,组织全员常态化学习;举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讲好深圳法治故事”深圳法院司法案例外语展示竞赛活动,73名干警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用外语讲述实践故事;成立全国法院首个群众诉求服务处,组织干警编写《深圳法院群众工作指南》教材,举办群众工作研讨会,厚植为民情怀;严把政治“入口关”,在招录、选调、考核、职务职级晋升等工作中实行“负面清单”,把政治标准作为首要标准。

福田法院开展“青年心向党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青年论坛活动,围绕“我和党的故事”“我和抗疫的故事”分享成长经历和体会感悟;盐田法院组建“雏鹰青年学习小组”,开展“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等主题活动,引导青年干警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促进成长成才。

二是注重内外结合,扎实开展初任培训。按照“1+1”初任培训模式,即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培训+各法院特色化培训相结合。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先后分7批共91名新录用公务员完成了中央组织部、市委组织部的初任培训。

各法院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分岗分类精准施训,围绕思想政治、规章制度、系统运用、工作规程、实务技能、司法礼仪、廉洁从政等内容,集中开展初任专题培训。市中级法院采取授课、研讨、交流、考试等多种形式,邀请各有关部门业务骨干授课答疑,组织编撰《入职第一课》《深圳市青年法官业务技能实战读本》等内训教材,建立“深法学堂”微课程教材库,收录“入职第一课”等课程,召开新录用公务员入职仪式暨“雏鹰•畅想”座谈会,举办宪法宣誓和赠书仪式;坪山法院将“雏鹰试翼十要素”融入到岗位培训中,组织新入职公务员前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馆、坪山革命烈士纪念亭等地参观学习,在循学善进中启智润心、涵养品格;光明法院通过破冰游戏、参观见学、沉浸式体验等方式组织开展入职培训,让新入职公务员快速融入新集体,近距离体验法治力量,感受法院文化。

三是坚持多措并举,切实提高适岗能力。开展全方位专业化培训。实战化开展庭审驾驭能力、裁判文书撰写等专项培训,开展党务知识、信息化应用、新闻宣传、公文写作等满足不同需求的业务技能培训,聚焦金融、破产、知产、环资、涉外等特色审判领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深汕法院创建“深汕法•青年说”分享品牌,探索以思想沙龙、读书会、业务学习会等各类形式,激发干警工作激情。

建立“岗位说明书”制度。以定岗明责为基础,前海法院按照案件办理流程编写三卷本《岗位说明书》,每一卷内含职责清单、工作指引、经验积累等内容,为日常审判执行工作提供指引。“新人”入院后,前海法院组织赠书仪式,由导师亲自赠送《岗位说明书》,既交付岗位职责又传授工作技能。

完善“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制定《青年干警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规范,精心制定“培养手册”,形成个性化、阶段性的导师培养方案。市中级法院采取“部门推荐+个人自荐”方式,实现“帮带”全覆盖;罗湖法院建立“青年干警‘1+N’导师制”,启动“雏鹰•助飞”项目,探索与最高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建立培养交流机制。

常态化开展练兵比武竞赛。出台《深圳法院岗位练兵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2022年组织开展深圳法院首届“六优”评选活动、“雏鹰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深圳法院外语竞赛等比武竞赛活动,其中431人在“六优”评选中获奖,1名青年干警获得全市雏鹰外语竞赛一等奖,3名青年干警在全市雏鹰综合写作竞赛中获奖。

四是狠抓专业内功,强化专业积分应用。研究制定《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务员专业积分制实施方案(试行)》,各区法院结合实际细化完善操作办法,形成“1+11”专业积分制实施体系,做到人员分类全覆盖。专业积分制采用量化积分方式,对法院干警的专业素养、办案能力、案件质效、学术和调研水平等各要素进行系统评价,将参加教育培训、发表专业文章、参加比武竞赛成绩等计入专业积分,推动专业化人才培养,2022年全市法院45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讨论会上获奖,5项课题获评省级以上优秀调研成果。

盐田法院运用“雏鹰积分榜”构建干警培养雷达图,通过发布的“雏鹰积分榜”精准定位干警的专业特质;龙华法院通过创建法官大会、法官助理“助力站”、司法行政人员“成长营”、司法警察“实战训练营”四大管理平台,积极搭建四类人员差异化专业积分制度体系。全市法院推荐产生1名全国审判业务专家、5名全省审判业务专家,评选产生50名全市审判业务专家,有力培养构建一支以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为龙头、以省市级审判业务专家为主体、以优秀中青年法官为后备梯队的专业化审判人才方阵。

五是实施战训结合,厚植改革攻坚精神。聚焦中心工作练本领。建立年轻干部到综合部门学习锻炼制度,不断强化岗位历练;抽调优秀年轻干部到最高法院、省法院、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等单位学习锻炼,提升综合素能;利用全国法院首个群众诉求服务机构优势,建立信访岗位学习锻炼制度,安排28名精干力量到群众诉求服务处从事信访工作,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坚持大事难事淬品格。疫情期间,全市法院先后集中选派1137人次参加一线抗疫,其中赴南园街道10人抗疫先锋队因表现出色,被《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选派2名干警赴河源紫金县中坝镇对口帮扶,帮扶工作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光明法院围绕“1+1+6+N”工作体系,聚焦6个专业化巡回法庭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心建设,选派27名公务员组建7个雏鹰突击队开展集中攻坚。突出改革攻坚当先锋。市中级法院抽调优秀处、科级干部参与中央授权的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集中攻坚,目前已全部落地,“建立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作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被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南山法院开展优化诉讼前端“三个中心”项目攻坚负责人竞聘活动,竞聘上的项目攻坚人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深汕法院依托“专训+调研”方式,立足“飞地司法”特色,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四镇调研报告》《“飞地”治理下司法模式创新研究》等调研文章,助推深汕市区一体化发展步伐。

一年来,深圳中院统筹抓好全市两级法院“雏鹰计划”的贯彻落实工作,加强分类指导示范带动,建立项目推进及时反馈机制,推动项目建设高效运行。加强交流互鉴,召开全市法院贯彻落实“雏鹰计划”座谈会,编印了7期工作简报,编写《深圳市法院系统贯彻落实“雏鹰计划”制度文件选编》,积极打造“一法院一品牌”项目建设矩阵,在市中级法院微信公众号开设了“雏鹰计划”工作专栏,推出“一法院一品牌”系列推文,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实干开新局,奋斗创未来。下一步,深圳法院将按照深圳市委组织部的部署要求,结合全市法院工作实际,继续深入实施“雏鹰计划”,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要闻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