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期待各方明年共赴深圳之约

  • 深圳龙岗:用好行政复议“金钥匙”,巧解基层治理“千千结”

    近年来,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以“公正高效、便民为民”为目标,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在护航企业发展、助力未成年人成长、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等多领域持续发力,以创新实践诠释新时代“枫桥经验”,交出了一份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的龙岗行政复议答卷。“治理赋能”激活营商环境“我们就是想展示下产品实力,这罚款要是真下来,我们今年的研发投入全都得打水漂!”2024年12月,深圳市某科技有限公司因展示无法溯源的荣誉证书被相关执法部门认定构成“虚假宣传”,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处以较大数额罚款。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龙岗区复议办迅速组织人员对案件进行研判。改变传统“对错判断”的单一思路,承办人员启动“双轨调解”机制,一方面指导企业完善荣誉资质审查内控机制,并对现存问题进行整改;另一方面,发函协调主管部门,建议在依法行政前提下,尽快化解争议。经多轮沟通,主管部门在依法行政前提下调整罚款幅度,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为企业留出发展空间,实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最优解”。“原本以为要打官司,没想到复议办这么快就帮忙化解,不仅帮我们保住了研发资金,更让我们认识到依法经营的重要性。”企业负责人说。这是龙岗区复议工作从“简单裁决”向“系统治理”转变的一个缩影。“实质解纷”为医患矛盾开出“良方”行政复议是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方式,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利益的关键渠道。在一起因医疗纠纷引发的行政复议案件中,患者家属对主管部门的处理不满,双方僵持不下。龙岗区复议办承办人员深入剖析后发现,二者矛盾根源在于信息壁垒和沟通不畅。找准“病因”后,承办人员将处理重点从“裁决”转向“调解”,组织医患及主管部门三方展开多轮协商,最终促成一致。同时,龙岗区复议办制发首份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行政复议调解书》,以法律文书形式固化调解成果,实现“案结事了”,为类似的纠纷化解开辟新路径。“柔性疏导”守护未成年人成长之路在某微信群口角纠纷案件中,两名高中生与同学因日常矛盾,在十余人的微信群里互发不当言论。主管部门作出处罚决定后,学生和家长不仅担忧处罚本身,更担心这份“记录”可能为孩子们的学业、成长造成负面影响。案件进入复议程序,龙岗区复议办深入审视言论情境与当事人身份发现,涉事微信群规模小、内容未扩散,学生行为更接近青春期情绪宣泄,而非恶意侮辱。同时,执法部门在处置过程中未优先适用调解、疏导等非处罚性措施,而是直接予以处罚,忽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最终,龙岗区复议办依法撤销原处罚决定并指出,对未成年人轻微失当行为,应优先采取教育、引导等柔性措施。该决定纠正了个案偏差,更让执法有尺度又有温度。“主动作为”维护群众权益“我是支持发展建设的,但多年来在这块地上种的果树,应该给我相应的补偿。”在某国有土地收回案件中,当事人反映其作为土地实际使用人,多年来迟迟无法解决青苗补偿款问题。龙岗区复议办坚持“民生为本”,通过查阅原始征地档案、多方核实,发现该地块征转手续早年确已完成,相关补偿款项也已按政策拨付至村集体。然而,由于村集体内部历史遗留问题,本应发放给当事人的补偿款未能及时足额支付。龙岗区复议办主动要求主管部门履行监督职责,督促厘清款项账目,以复议监督打通历史遗留问题的“堵点”,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近年来,龙岗区行政复议案件数量大幅增长,2025年至今累计办理案件超2000宗,近三成通过调解实质化解。从“处罚争议”到“柔性化解”,从“裁决对错”到“化解心结”……龙岗区正通过行政复议的路径创新,将法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充满活力的“龙岗方案”。

    1. 算好“发展账”,助企“焕新生”! 11-05
    2. “银铃”笑声里的网格温情 10-30
    3. 三方联动!守护校园周边的“头等大事”→ 10-30
    4. 一站化解+智慧赋能+多元联动 !深圳福保街道锻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样板 10-30
    5. “1+2”聚力,“零距离”助企 10-29
    6. 福田检察:让上门听证成为一堂生动的普法课 10-29
    7. 居民直呼幸福感拉满!光明这个街道做了这些事…… 10-29
    8. 新植树木已扎稳长高 10-24
    9. 盐检资讯 | 搭台赋能强根基 互学互鉴共成长——盐田区检察院成功举办首期“研检沙龙”活动 10-24
    10. 深圳罗湖:开展商事调解主题培训,以法治之力优化营商环境 10-24
    11. 简讯|深汕检察:设立海洋公益诉讼观察点 10-23
    12. 深圳龙岗:“点线面”织牢法律援助服务网,让公平正义直达民生末梢 10-23
    13. 花季少女离家来深失联,龙华公安全力安全找回 10-22
    14. 美有法度,业有准绳——“坪山法治助企行”第七期 10-21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438号 粤ICP备15012300号